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测绘

2018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生态保护监测项目通过牵头验收

2019-04-23      来源: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网站     作者:张瑜 张靖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QQ图片20190422111708.jpg

 

  4月19日,2018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生态保护监测项目通过了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的牵头验收。由陕西师范大学、某部队研究所  、陕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陕西省统计局、西安市规划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进行验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陕西局基础测绘管理处、自然资源部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和陕西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有关负责人员参加会议。

  验收会上,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工作和成果汇报,审阅了项目验收文档资料和成果图集等,经质询与讨论,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并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预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提交的成果资料完整,符合验收要求。项目基于基础测绘、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数据以及中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合专题资料等,开展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植被覆盖度、生态空间格局、塔克拉玛干沙漠及绿洲变化、省级以上开发区和保税区、重要基础设施以及区域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持续性监测,分析了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达到了项目设计书规定的要求。项目成果丰富,质量符合要求,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了数据与技术支撑。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深化区域合作,加强文明交流,实现多元、自主、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中仍然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打造绿色丝绸之路。西北五省区明确了各自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定位。其中,陕西已经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甘肃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宁夏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青海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基地和重要支点,新疆着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五大中心和核心区。2016年起,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作为项目牵头单位,联合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手段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生态保护状况开展监测,分析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为政府部门宏观决策提供支撑,为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2018年,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8年国家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生产计划和任务书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8〕12号)安排,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共承担国家地理国情监测项目---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和地理国情监测分析共7个子项目的监测任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生态保护

  监测项目是其中一个重点项目,涉及宁夏、新疆、甘肃、陕西、青海总面积约为236万平方千米的区域,由陕西局牵头,开展全面监测,新疆开展沙漠绿洲监测,甘肃、青海、宁夏提供资料。项目充分利用地理国情普查、监测、基础测绘等已有成果,综合利用遥感影像,与各类专题数据等相融合,开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植被覆盖度、生态空间格局、塔克拉玛干沙漠及绿洲变化、省级以上开发区和保税区、重要基础设施以及区域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监测,形成了监测数据集、统计分析数据集、专题图件、监测报告等一系列丰富的成果。

  下一步,陕西局将组织项目承担单位根据专家意见与建议进一步完善监测报告等成果,报自然资源部申请国家级验收,并按照自然资源部的总体部署,完成成果汇交等后续工作。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