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活动 > 地球日 > 第43个“世界地球日” > 资源利用

山西省洪洞县:节约集约吹新风 又快又好开新局 山西省洪洞县全面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2012-02-08      来源:创建活动办公室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洪洞县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辖16个乡镇,463个行政村,74万口人。全县国土面积14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3.04万亩,基本农田89.4万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 80%的县域面积有煤层分布,预测储量96亿吨,探明44亿吨,是山西省主要产煤地之一。

徐绍史部长在省、市国土资源部门领导及地方主要领导的陪同下,视察并认真听取国土资源节约利用工作开展情况介绍。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近年来,以煤炭为基础的传统产业经济模式得到了有效转变,洪洞县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征程中实现了华丽转身。通过内部挖潜及优化配置国土资源,在全面推进节约集约利用上下足了功夫,为新兴项目在有限的土地上提供了无限地发展空间,给洪洞经济飞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0亿元,地均GDP增长率5.8%,新增建设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46.2633亿元/平方公里;积极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形成了年产90万吨以上的单产矿15座,整合工作完成率100%,产能达1466万吨,全县煤炭产业实现了多元化、集约化发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把加强宣传、增进共识,作为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先决条件

  为扎实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洪洞县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部门牵头、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领导组,制定实施方案,抽调专门工作人员,安排了专项活动经费,做到了机构、场所、人员、经费四个到位。组织业务部门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国土资源规划执行度、土地利用效率、土地执法效率、矿产资源开发有序度等指标的专题讨论,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等纪念日活动,广泛宣传,提高了全县上下对开展创建活动的认识,形成了全社会关注和践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良好风尚。

  (二)把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作为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前提基础

  规划是国土资源工作的依据,是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出发点。一是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以节约集约利用为核心,充分调研、广泛论证,在控制规模、选择项目及优化布局上做到有前瞻性、科学性。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已经省政府批准,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已编制完成,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也已正式启动。二是认真落实规划在整个国土资源工作中的先行地位和综合地位。无论是土地利用计划的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土地开发整理,还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执法监察等,都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严格依法执行规划。

  (三)把内涵挖潜、优化选址,作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切入关键

  近年来,洪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步入快车道,一大批民生工程及有实力、有规模的工业项目纷纷落地洪洞。为了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他们努力做到:一是提前谋划,控制用量。随时掌握项目用地需求,提前介入,科学合理安排用地总量、布局和时序,有保有压,保障重点,把一些条件不成熟或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砍掉,然后根据年度指标,使80%以上的用地指标用于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二是优化选址,尽量避开耕地好地。华翔美的项目是省级重点建设项目,通过引导,选择了一处国有林地作为项目建设用地,既符合项目发展需求,且审批手续相对简化,第一期用地468亩很快审批到位,确保了项目顺利投产。三是对闲置土地进行复垦开发,推进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经过细致摸排,确定了24371.4亩可用于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后备资源。2009年以来,共整理土地8394.4亩,开发土地17175.6亩,复垦土地1052.7亩,确保了全县耕地占补平衡。目前该县补充耕地储备库库存14535.49万余亩。

  (四)把产业聚集、园区建设,作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平台

  通过建设工业园区、提高产业集聚度,可有效促进土地的集约使用、互补互利、资源共享,形成链条经济,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洪洞县在工业聚集区的布局上分四个板块,即:洪洞煤焦化深加工园、甘亭产业转型示范园、辛村新型建材集聚区、秦壁高新技术工业集聚区。

  以洪洞煤焦化深加工园为例,园区规划面积47.3平方公里。2006年省经委批准设立并命名为“山西省示范工业园区”,2010年经工信部规[2010]642号文件,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以山焦、三维、华清为龙头,形成三个生产板块,焦炭生产能力650万吨,煤化产品生产能力100万吨。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43亿元,利税15亿元。园区的设立,既实现了集约用地,同时又互补了产业之间的链条利用经济。

  山西三维集团属园区企业之一,该企业还十分注重土地产出效益。2004年前建成占地800亩的老厂区,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亩均销售收入172.5万元;2007年前建成的占地539亩二期核心区,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5.3亿元,亩均销售收入283.85万元;新征495亩的三期腾飞区,计划新上的几个项目投产达效后,亩均销售收入均在1200万元以上。企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五)把依法行政、铁腕打非,作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法制保障

  没有良好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私挖滥采、乱批乱建现象得不到根除,节约集约利用就无从谈起。多年来,该县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大力推进执法监察,实施“铁腕打非”、“风暴行动”、“春雷行动”、“百日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矿业秩序实现了根本性好转。打击非法违法采矿工作已成为书记、县长的主抓工作之一,大会有安排,小会有强调,全县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形成了综合整治的工作格局。2008年以来,县政府拨付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对全县594座历史遗留的私开煤矿坑口进行了高标准封闭填埋,彻底消除了私开煤矿死灰复燃的条件,全县矿业秩序呈现出平稳良好局面。二是全县用地秩序明显好转。2009年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立案45宗,其中结案23宗,移送法院16宗,上报市国土资源局3宗。拆除违法占地82.9亩,其中复垦面积64.2亩,复绿29.2亩(耕地27.6亩);移送纪检部门给予党内严重警告以上处分27人,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建立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建立了公、检、法、纪检等部门参加的打非联席会议制度和日查快报巡查制度,组建了以国土公安纠察队、国土资源执法队为主的专业执法队伍,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监控网络,形成了打击国土资源非法行为快速反应机制,做到了快速反应,露头就打,有效规范了国土资源管理秩序。

  (六)把资源整合、优化配置,作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

  洪洞县2009年前共有41座煤矿,兼并重组后现有煤矿企业15座,解决了“小、散、乱”的问题。通过引进人才,实施升级改造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开采回采率。全县煤矿企业生产规模由927万吨/年,增加为1466万吨/年,产能提高了58%。陆合集团基安达煤业由9座小矿及部分夹缝资源整合重组而成,原来各矿产能比较小,多者30万吨/年,少者15万吨/年,采矿方法以炮采为主,采矿回采率达不到50%,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整合重组后,产能达到120万吨/年,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采矿回采率达到80%以上,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也大幅度减少了土地占用面积。同时,由于技术投入和设备改造,大大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洪洞发展实际,新一届县委、政府明确了新时期洪洞发展的基调,也绘制了发展蓝图——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开放和谐的新型工业旅游城;明确了洪洞发展的战略途径——全力搭建承接环渤海、对接综改区、联接汾河带这“三大平台”;明确了洪洞发展的战略重点——坚决打赢大园区、大招商、大农业、大城建、大民生这“五场硬仗”。“一三五”工作总思路,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全面提升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增效添力,必将使洪洞转型跨越发展踏上历史的新起点,步入科学发展的新征程。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