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直播 > 2015 > 通报2015年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开展情况 公布5起挂牌督办的违法违规案件新闻发布会 > 背景资料

2011年第1季度12336国土资源违法违规线索和信访受理情况

2011-05-31      来源:执法监察局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按:2011年第1季度,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切实加大对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的保障力度,开展以违法违规行为信息报送、查处监察、情况反馈、汇总分析、信息保密等制度建设为主的“全流程建设”,提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违法违规问题;积极受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努力推动信访积案化解,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加强信访问题调研分析,促进改进管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按照部党组要求,从今年开始,部每季度通报12336国土资源违法违规线索和信访受理情况。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强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和国土资源信访工作,明确职责,提升效能,敢于碰硬,严格执法,坚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国土资源管理秩序。

  根据2011年第1季度12336国土资源违法违规线索和信访受理情况,部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析,现通报如下:

  一、违法违规线索受理情况

  2011年第1季度,部、省、市、县四级12336国土资源违法线索处理中心共受理线索14337个。其中,反映土地领域违法违规的7780个,约占54%;反映矿产资源领域违法违规的1361个,约占10%;属于国土资源政策咨询、应由其他部门受理等方面的5196个,约占36%。

  部、省两级信访机构共受理群众来信7647件,来访3579起12365人次。其中,反映土地领域问题的来信5251件,约占69%,来访2455起8816人次,分别约占69%和71%;反映矿产资源领域问题的来信371件,约占5%,来访143起572人次,分别约占4%和5%;反映揭发批评、咨询建议类问题的来信531件,约占7%,来访228起680人次,分别约占6%和5%;反映其他类(不属于国土资源受理)问题的来信1494件,约占20%,来访753起2297人次,分别约占21%和19%。

  (一)省、市、县三级受理情况。

  1.12336受理情况。省、市、县三级12336国土资源违法线索处理中心共受理线索9781个。其中,反映土地领域违法违规的6458个,约占66%;反映矿产资源领域违法违规的1284个,约占13%;属于国土资源政策咨询、应由其他部门受理等方面的2039个,约占21%。

  2.来信、来访受理情况。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受理群众来信5622件,来访2848起9824人次。其中,反映土地领域问题的来信3930件,约占70%,来访2084起7408人次,分别约占73%和75%;反映矿产资源领域问题的来信326件,约占6%,来访129起509人次,分别约占5%和5%;反映揭发批评、咨询建议类问题的来信450件,约占8%,来访202起574人次,分别约占7%和6%;反映其他类(不属于国土资源受理)问题的来信916件,约占16%,来访433起1333人次,分别约占15%和14%。

  (二)部受理情况。

  1.12336受理情况。部违法线索处理中心共接听举报电话4556个。其中,属于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的线索1399个,约占31%(其中,举报土地领域违法违规的1322个,举报矿产资源领域违法违规的77个);属于其他方面的线索3157个,约占69%。

  举报土地领域违法违规的1322个线索中,反映非法占地的869个,约占66%;反映非法转让土地的286个,约占21%;反映破坏农用地的121个,约占9%;反映非法批地的2个,约占1%;反映土地领域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44个,约占3%。

  举报矿产资源领域违法违规的77个线索,全部是违法开采。

  其他3157个线索中,属于国土资源政策咨询、应由其他部门受理等方面的708个,约占22%;属于查询违法线索处理结果的2449个,约占78%。

  违法线索200个以上的有河北(215个)、山东(210个)2个省;200—100个的有河南(144个)、北京(101个)、江苏(101个)3个省(市);100—50个的有安徽(69个)、浙江(60个)、四川(57个)3个省;50个以下的有24个省(区、市)。

  部违法线索处理中心已办理的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线索共1399个。其中,作为重大违法违规线索办理的17个,约占1%;作为一般违法违规线索转交地方办理的1274个,约占91%;确认无效的108个,约占8%。

  2.来信、来访受理情况。部受理群众来信2025件,接待来访731起2541人次(其中集体访179批1477人次),同比,来信减少17%,来访起数和人次分别减少28%和2%;环比,来信减少5.6%,来访起数与人次分别减少36%和48%。

  反映土地领域问题来信1321件,约占65%,同比减少11.9%;来访371起1408人次,分别约占51%和55%,同比,来访起数减少25.7%,来访人次增加1%。其中,反映违法占地问题来信1068件,占53%,同比减少3.7%,来访295起1143人次,分别占40%和45%,同比,来访起数减少19%,来访人次增加12.7%;反映征地纠纷问题来信213件,占11%,同比减少35%,来访64起237人次,均占9%,同比,来访起数和人次分别减少42%和29%;反映权属争议问题来信40件,占2%,同比减少35%,来访12起28人次,分别占2%和1%,同比,来访起数和人次分别减少52%和43%。

  反映矿产资源领域问题来信45件,约占2%,来访14起63人次,分别约占2%和3%;反映揭发批评、咨询建议类问题来信531件,约占7%,来访228起680人次,分别约占6%和5%;反映其他类(不属于国土资源受理)问题来信578件,约占29%,来访320起964人次,分别约占44%和38%。

  进京到部上访量较多的省份分别是河北、山西、辽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政府主导、支持、默许下的非法扩张用地增多。第1季度,部12336违法线索处理中心共受理非法占地、非法转让类线索1019件,其中举报非法转让基本农田500亩以上、耕地1000亩以上的线索280个,约占27%。这类违法行为,多为政府及有关部门主导或协助开发建设工业园、物流园、厂房等。已交办的17个重大违法违规线索中,反映这类问题的10个,约占59%。

  (二)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名非法转让集体土地的现象突出。3月份以来,对于乡(镇)政府或村委会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进行新农村建设等名义,非法占用集体土地搞房地产开发,部分提供给农民居住,部分对外销售的举报增多,约占部12336违法线索处理中心当月受理非法转让土地线索的20%。

  (三)非法挖砂取土造成耕地破坏的现象增多。第1季度,部12336违法线索处理中心受理破坏农用地类的线索129个,比去年第1季度增长9%左右。其中,多为挖砂取土问题,有的地方非法占用耕地取土修路,从中牟利。

  (四)重复举报、反复查询的电话接听量比重偏高。第1季度,部12336违法线索处理中心接听的违法举报电话中,查询结果的2449个,约占50%。一些举报人反映,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调查结果与事实不符,或久拖不查。一些举报人对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反馈结果不满意,由此导致部12336违法举报处理中心接听的电话中重复举报、反复查询的比重偏高。部分省级12336违法线索处理中心不能及时向部提交违法违规线索统计表和分析报告。

  (五)集体进京上访增多,集中反映农村综合问题。第1季度,部受理集体访179批1477人次,同比分别增加22.6%和27.3%。群众主要反映承包地纠纷、村内补偿款分配、城市房屋拆迁、村干部腐败等其他问题。特别是,今年第1季度地方政府、村委会集中换届选举。部分村民为了谋求在换届选举中争夺选票,借土地问题反映村内宅基地审批、财务公开、重大事项决策等农村综合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深入调研,推动各地进一步加强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部12336违法线索处理中心将选择违法线索相对集中、工作开展较好或较差的省份,深入开展调研,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推动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的通知》,严格规范违法违规线索处理程序,明确职责,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

  (二)强化监督,提高违法违规线索查处效率。加强对转(交)办线索的督办,各级12336违法线索处理中心应做到严格按时核查、处理和反馈,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不定期对下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自查的线索进行抽查。对到期未反馈、经督促后仍不上报的,部将在系统内予以通报。

  (三)解剖麻雀,为开展违法违规线索处理“全流程建设”提供模板。部12336违法线索处理中心选择2-3个受理、转办、反馈过程比较完整的典型线索,结合实地调研,解剖麻雀,为推动违法违规线索处理“全流程建设”提供模板,提高违法违规线索处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

  (四)落到实处,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各级国土资源信访机构要按照中央联席会议精神和部的重点任务,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集中力量化解信访积案,特别是做好重信重访的核查工作;创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事项的发生。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九日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