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已经连续下了多天的雨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傍晚起,这个叫米贝的小山村就完全断电了,余春丽抱着3岁的女儿蜷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屋内,惊惶不安。她把孩子放在床上,将房门打开一条缝,向外张望,只见泛着亮光的水已经到了门口,门屏也塌陷了大半。屋里是不能待了!可该往哪里去?没电、没信号、没灯光,大雨滂沱的深夜,她,还有年迈的婆婆、年幼的女儿实在想不出逃生的办法。
突然,外面传来了急促地拍门声:“快点跟我出来,非常危险!”余春丽这才发现是贝岭镇国土资源所的刘伟权所长冒着雨焦急地拍门,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一点。米贝的村民和刘伟权平日里相当熟悉,平日里因镇里布置的拆旧复垦、垦造水田、违法用地查处等大事小事,刘伟权没少往村子里跑。
“就是雨停了,这里暂时也不能住了,要抓紧撤离!”屋外乱石翻滚,刘伟权一边焦急地催促,一边帮老人家套上雨衣,不由分说就半拖半背地带着她向屋外转移。余春丽也急忙抱着女儿,紧跟在后面。
此时,借着手电筒的微光,余春丽才发现村里的路已经被洪水冲垮了,不少人家的房子已经倒塌。“路不能走了,有石头坠落太危险,我们只能从水田里走!”因为下雨,平日里浅浅的水田,如今水势也已涨到了六七十厘米深,水淹到了大腿,没过了雨靴,靴子里也进了沙石,甚是磨脚,刘伟权索性把雨靴脱掉扔在了田里,赤着脚板背着老人艰难跋涉。余春丽则怀抱着孩子,打着手电筒紧跟在后面,深一脚浅一脚地向临时安置点方向前行。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刘伟权终于把余春丽一家3口转移到了村里一处作为临时安置点的高地。刘伟权安慰了她几句,还没来得及坐下来喘口气喝口水,他又打着手电筒走回了危险四伏的村里紧急转移群众。12日晚,刘伟权如此反复折返达五六次,将5户11名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成功转移。
在贝岭中学的受灾安置点,贝岭国土资源所所长刘伟权正忙个不停,黝黑的脸庞上满是疲惫,“我小孩此刻正在考场,今天是他中考的最后一天。可我没能陪他一次。”身高1米八左右的刘伟权在地质灾害发生时没有叫一声苦一声累,但在谈到对孩子的愧疚时,他的眼睛微红。
疏散完群众,刘伟权给家人打了个电话报平安。
“6月9日~14日,龙川县遭受强降雨袭击,出现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导致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其中尤以贝岭镇的米贝村、上盘村,细坳镇的细坳村、半径村较为严重。灾情发生前后,省自然资源厅积极应对,强调要落实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措施,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做好雨前、雨中、雨后3个阶段全覆盖排查;抓好紧急避险,重点关注老弱病残孕、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确保人员能够及时撤离、避险;发挥群测群防作用,充分发挥全省1.8万名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的作用,充分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入村入户通知群众避险。”刘伟权表示,暴雨最严重的那天,丈母娘家的挡土墙塌了,妻子在县城开的小店也进了水,几次打电话让他回去帮忙,他看着眼前受灾的群众和村庄,无奈拒绝了。“已经10多天没好好休息了,地灾发生时又熬了几个通宵转移群众。”刘伟权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基层国土资源所干部的艰辛和不易。
据龙川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邓力新介绍,刘伟权一毕业就分配到了贝岭镇国土办公室工作,从普通科员一干就是23年,其间从未离开过基层国土岗位,他也成了目前龙川县下辖各镇最“资深”的国土所长。
在贝岭中学临时安置点,获救的余春丽正在忙着给孩子洗衣服。“灾难无情人有情,感谢你们把我一家救出来,在安置点还免费提供食宿。”她希望能早一日重返家园。(冯建奎)
扫描二维码分享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