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当今之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大势所趋,并且刻不容缓。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坚决落实中央提出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去年和今年的第20个和第21个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分别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节约用地;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守红线、保民生。这无不说明,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形势下,通过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大力实施节约集约用地,不但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土地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就如何推进长沙市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略呈管见:
一、加强宣传教育,努力形成社会共识
集约节约用地,首先在于树立全民理念。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在做好政策宣传上下功夫。要通过宣传,使各级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充分认识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要转变传统用地观念,树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新理念;要通过宣传,在全社会树立珍惜每一寸土地的良好氛围,鼓励各行各业坚持和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强化机制保障,制定完善政策制度
严格土地制度是推进集约节约用地的重要前提。国土资源部门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规定,不折不扣的全面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规范用地行为。特别是抓紧制定出台我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标准。要积极探索建立差别化的土地供应管理政策,优先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排放、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上马,切实保障自主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用地。
三、优化调整结构,切实提高利用效率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效率是关键。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只有高效利用,才能缓减人地矛盾。通过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突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城市建设、耕田保护、产业布局、生态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治理、土地复垦等项目,使土地利用向适度规模化经营集中;坚持民生项目、投资额度大、经济效益高、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好的大项目优先,既保障民生需求,也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四、盘活存量用地,严格处置闲置土地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要有效的途径,而积极盘活存量用地,严格处置闲置土地是促成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重要推手。要建立闲置土地定期清理和查处制度,挖潜、盘活存量用地尤其是盘活低效利用、批而未用、用而未尽土地,让每一寸土地物尽其用;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囤地和违法用地行为。
五、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健全考评体系
认真落实今年6月1日我市出台的《长沙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办法(试行)》。严格对各级领导的考核,改变干部考核只看 GDP 增长,忽视节约集约用地的现象。要完善相应的奖惩机制,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与建设用地指标相挂钩,凡是未达到标准的地区,停止下达新增用地指标;对土地利用集约节约搞得好的地区,在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上优先保证,予以重点支持和倾斜,引导各级干部树立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资源观、正确的政绩观。
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用新理念、新机制强化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使国土资源管理从单纯的数量管理走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的综合管理;从单纯的资源管理走向资源、资产、资本统一的综合管理;从单纯满足需求转向供给和需求双向调节的差别化管理,强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变。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