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国土局认真传达学习了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要求以积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着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守耕地保护红线,调整理顺土地利益关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保障和服务科学发展。
一是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科学编制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建设用地规划空间和计划指标,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的管控和引导作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的用地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立和完善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需求状况的价格机制。实行差别化管理,结合产业特点、区域实际、土地利用绩效制定差别化的供地政策,坚决遏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等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项目用地,真正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用在刀刃上,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完善并严格实施节约集约用地标准,通过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积极挖潜、盘活存量用地,当前特别要重视盘活低效利用、批而未用、用而未尽土地,严控新增用地,建立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约束机制、政策激励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和共同责任机制。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现资源保护和利用双赢。按照“政府主导、国土搭台”的要求,充分发挥国土职能作用,创新工作举措,奋力主动作为,全力服务“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全力整合城乡土地资源,使耕地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用地保障空间得到更大地拓展。
二是推进土地整治,全力守护耕地红线。坚持管控激励、开源节流并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强化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以保护基本农田为重点,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实行永久性保护。大力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在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上下工夫,确保耕地面积有增长、质量有提高、产能有增加、生态有改善。加大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力促各级党委政府务必认清严峻形势,始终绷紧依法用地这根弦。切实担当起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部门职责,加强动态巡查,构筑“第一防线”,坚决遏制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三是强化服务监管,保障民生和维护合法权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质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土地涉及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惠民生”是土地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调整提高全市征地补偿标准,确保被征地农民“当前生活不下降,长远生计有保障”。建立健全征地拆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认真做好征地拆迁中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立足社会发展保民生,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立足从长远和根本上保护权益,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加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惠民生,还要确保农村土地整治真正惠及“三农”,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