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农村土地银行既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之策,也是符合我国实际、农民愿望的正确选择。”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天津宝成集团董事长柴宝成在向大会提交的一份发言材料中开篇明义。他认为,建立农村土地银行,可以达到“三赢”的目的,既能保证土地适当集中和规模化经营,又能实现土地开发的效益最大化,还能从根本上维护农民利益。
何谓农村土地银行
所谓土地银行,柴宝成解释说,是由中介机构根据地理位置、土地肥沃程度、升值潜力等,对农户的土地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储存价格。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土地定期存入土地银行,土地银行将农户存入土地进行适当打包、整合或适度改造,在维持基本农业用途不变的情况下,贷给其他土地需求者(如农业企业、种养大户等)。土地需求者向银行支付土地的储存价值、整理开发价值以及前两者之和的同期贷款利息,银行再把储存价值兑现给农户。
柴宝成认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建立土地银行提供了政策基础。
土地银行是破解土地流转问题的有效之举
柴宝成认为,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面临两大主要困惑,一是如何严格控制土地流向,力避耕地资源流失;二是如何严格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土地补偿机制和严格各种强占与寻租行为。他认为,从规范土地制度入手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银行,将会为解决这些问题找到一条新的破解之路。
比如,在目前没有统一平台的土地流转模式下,许多农户与经营者口头或以简单协议转让土地使用权,一些合同也极不规范,常常发生矛盾纠纷。建立土地银行,将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并以合法规范的协约来维护双方的权利,督促双方履行承诺,避免农民与经营者直接发生矛盾冲突,既为弱势农民提供了强有力的维权保障,也为经营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建立土地银行,还有利于盘活土地资产,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柴宝成认为,目前农村大量闲置或低收益土地需要盘活增效,土地规模经营者又需要成片的土地,两者需求的一致性为土地银行的建立提供了前提条件。农民把土地存入银行,不仅让闲置的土地产生效益,还可以使一些农民在经营者租用的土地上打工,从而得到多重收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规模经济也会使一部分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和农民企业家对土地集约经营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土地银行的建立,还将有利于解决农村资金瓶颈制约,更好地发挥国家支农资金效益。柴宝成说,当前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大都投向地市级以上企业或项目;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必须建立新的农村资金造血机制。农村土地银行把农民的土地和信贷资金结合起来,建立了农民与银行的新型关系。土地银行可为农民提供土地担保和抵押贷款,既有利于农民获得发展资金,又有利于土地流转。土地银行还可以办理土地信托业务,在政府支持下发行土地债券,筹措社会资金用于发展农业生产。通过建立土地银行,还能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国家支农资金也能捆绑使用,有重点地集中投向种养地区和大户,避免了“撒胡椒面”现象,其资金的利用效率更高,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会更大。
既要大胆试验,又要审慎推进
柴宝成表示,建立土地银行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在具体操作上,既要大胆试验,又要审慎推进。
他建议,建立农村土地银行的组织保障体系。一是最好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依托,进行组织和业务整合,整合后的土地银行开展土地存贷、土地抵押贷款和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等业务。二是县农业、国土、司法部门负责土地流转监督管理、法律咨询服务、纠纷调解和仲裁等。三是由县农业部门对土地进行分级定价。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土地的级别差制定出最新指导价格,从而保证分级定价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关于建立土地银行应遵循的原则,柴宝成指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农村土地流转一是必须坚持“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坚持“不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确保耕地复耕能力”的原则,坚持“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二是必须坚持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宗旨。土地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宗旨是通过土地存贷调剂土地余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建立新农村发展长效机制。三是以创新农地金融制度为重点。土地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创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实现农地使用权资本化和市场化,促进土地流转。同时发放与农地有关的土地抵押贷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解决农村资金贫血问题。四是以政府支持为基础。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农地金融法律法规,明确土地银行的法律地位,明确农地使用权、物权性质和可抵押性,在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市场的同时,建立对农村金融机构有效的利益补偿机制,划拨和补充其资本金,提供贴息、担保和税收减免等。
柴宝成还建议,应建立土地流转配套政策,建立农业风险防范体系,通过土地银行开展农险业务,让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心中有谱”。(本报记者 张 晏)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