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活动 > 地球日 > 第43个“世界地球日” > 地质科技

水环地调中心成功研制分布式海水入侵监测仪

2012-04-17      来源:水环地调中心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研制的“海水入侵分布式电导率监测仪”经过半年的野外试验,采集的数据均准确可靠,标志着我国在自动监测地下海水入侵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海水入侵是由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含水层遭受海水侵害的一种地质灾害,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百个地段发现了海水入侵,我国发现的海水入侵从北向南涉及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广西、海南等多个省份。海水入侵对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为有效保护沿海地区的淡水资源,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方案,对地下海水入侵界面的变动进行实时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海水入侵分布式电导率监测仪”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监测系统,通过追踪水体电导率的变化来确定海水入侵的情况,最多可连接30个传感器,将这些传感器布置于海水入侵观测井中,便可定时自动采集与存储相关数据,节省了人力。此外,为了适应现场的复杂情况,该监测仪采用交直流两用供电方式。在北戴河海滨养虾池H15观测孔、北戴河金海湾渡假村北20观测孔、南戴河南孟村机井房观测孔等地长达半年的现场试验中,获得的数据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当地的海水入侵危害程度,证明了该仪器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海水入侵分布式电导率监测仪”实物

  

  “海水入侵分布式电导率监测仪”实时监测曲线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