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是就业的主渠道,是创业创新的重要源泉。近年来,海盐县国土资源局通过“四轮驱动”,从规划、服务、空间、政策四角度入手,做好土地文章,积极扶持小微企业成长。截至去年底,海盐县共拥有小微企业9168家,实现产值172.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0.3%,上交税金4.2亿元,吸纳从业人员7.9万人,占全县工业企业从业人数的50%左右。
规划先行,加大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
为破解海盐县小微企业分布散乱、聚集度低的难题,海盐国土深度推进“多规合一”工作,将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空间纳入规划。通过规划先行,海盐县积极引导和帮助小微企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区落位,取得了一定效果。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县进驻镇(街道)工业园区的小微企业有2154家,进驻村工业园区聚集的有449家,在沿路沿线分布的有2698家,合计占总数的57%。
同时,海盐国土还每年安排10%至1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培育小微企业,去年统筹安排了7.02公顷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小微企业发展,并努力在3年内集聚入园企业200家以上。
服务到位,缓解小微企业发展难题
海盐国土局近年来一直探索简政放权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早在2010年就开展了“三位一体”扩权强所创建工作,9个镇(街道)国土所已全面建成统一的高标准办事大厅并投入使用。今年4月,该局又正式启动“审管分离”改革,在整合原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国土窗口的基础上专门设置了行政审批科。
海盐国土窗口积极探索“容缺受理、精简手续、同步审批”的“直通车”服务理念,在小微企业创业园谋划和前期准备环节中提前介入,在审批环节中简化手续,加快各项流程办理,并对企业在产权转让、分割等环节加强引导,做好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抵押登记等工作。
据统计,去年县行政审批中心国土窗口(行政审批科)已为31家个体工商户办理转型升级土地登记变更手续,登记土地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同时还为47家“个转企”小微企业办理土地抵押融资手续,融资金额超过2000万元,免收土地登记费10万余元,平均提速87.4%。
同时,海盐国土还建立了联系基层制度,今年初以来,已走访企业32家,及时了解项目和企业的困难50多个,及时提供“点对点服务”。
节地挖潜,拓宽小微企业用地空间
通过健全土地市场,为企业搭建平台,海盐国土积极鼓励用地单位通过增资、转让、收购、租赁等方式盘活低效利用的土地。
据悉,从去年起,海盐县大力推行标准化厂房建设,鼓励中小企业租赁标准化厂房,对翻建和建造三层及三层以上厂房,将不再收取土地价款,并对通过“零地技改”验收的企业予以补助,真正引导企业用地模式向“空中拓展型”、“地下空间开发型”、“标准厂房型”、“提高容量型”、“闲置土地盘活型”等集约用地模式转变。
政策扶持,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关于推进“空间换地”深化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意见》、《海盐县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2015—2017)实施意见》……系列政策相继出台,海盐县通过做好土地文章大力扶持小微企业成长。据悉,海盐县今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将持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重点引导和支持100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争取今年完成“小升规”企业50家以上。
“对利用盘活存量土地取得用地指标用于小微企业园区建设的镇(街道),将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套奖励,灵活设置小微企业创业园房屋、土地转让标准,进一步解放小微企业发展空间。”海盐国土局相关工作负责人说。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