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活动 > 地球日 > 第46个“世界地球日” > 地球百科

长寿之乡话地理

2013-04-17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王淑娜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人的健康长寿不仅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也与文化、生活习惯、膳食营养等相关,但与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关系更加直接,当地的气候、土壤、水、空气、植被等是影响人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

  我国长寿区域的分布呈现六大显著特征

  国际上对长寿地区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标准,就是看这个地区百岁老人的多少,10万人口里面有7个百岁以上的老人,这个地区就是长寿地区。

  综合分析发现,我国长寿区域的分布呈现六大显著特征:

  一是均处于北纬38°线以下的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西、四川、海南、云南、广东和新疆等地。中国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大部分)地区是长寿“盲区”,目前没有发现长寿区。

  二是多沿江河流域分布,主要分布在珠江、长江、澜沧江流域和近海地区。从气候条件来说,主要分布在中南亚热带、热带边缘和新疆的暖温带地区,没有温带地区。这些地方自然环境优美,海拔高度适中,一般都在1500米以下。气候凉爽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益健康,利于长寿。

  三是多为少数民族地区。广西、云南、新疆的长寿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为瑶族、傣族、维吾尔族。

  四是多呈现聚集性,而不是孤立存在。主要分布于广西巴马—都安—东兰等县、四川都江堰—彭山、云南潞西—勐海—景洪、广东三水—佛山、新疆阿克苏—阿克陶—吐鲁番5个长寿带。

  五是多为中、低山丘陵及冲积、洪积平原地区,海拔高度在1500米以下。

  六是多为地方病较少流行或没有流行的地区。调查发现,长寿区的土壤和食物中富含微量营养元素,尤其是土壤中的硒含量都偏高,而硒是目前公认的对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

  长寿之乡的地理资源

  地理资源包括大气环境、聚落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和地质环境,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地层。地层岩性的多样性为各种生物和人类生命体提供了丰富的必需元素,为其他各种各样宜人的自然环境的形成提供了优良基质。广西永福县具有多种多样的地质岩性,境内从元古界到新生界地层都有分布。在地质岩性多样性的基础上,永福县复杂的地质构造也较发育,有山地地貌、岩溶地貌、丘陵地貌、河谷平原。据调查,近20多年来,永福县88位百岁老人多分布于岩溶地貌区和丘陵河谷地貌区,这两个区域的百岁老人占全县百岁老人总数的84.1%。

  地磁。据考证,人们生活在恰当的地磁场环境中,身体发育好,心脑血管发病率低,身体免疫力高。地球的一般地区地磁约在0.25高斯,而广西巴马高达0.58高斯,是一般地区的一倍多。湖南麻阳县位于雪峰山和武陵山脉之间,特殊的地貌强化了地球自身的磁场作用,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地磁场”。

  土壤。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虽少,但对人体的生物化学过程却起着关键作用。长寿区的人们,长期通过食物链从环境中获取到这些微量元素,进一步增强了抗衰老作用。永福县的土壤环境丰富而独特,土壤种类多,微量元素也较丰富,土壤硒含量为1.1㎎/㎏,是广西乃至全国硒含量较高的地区之一。因而永福县的农产品如大米、蔬菜、水果等普遍含硒量较高。研究显示,如皋地区土壤中的有效硒、锌、钼和硼等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空间分布特征与本地区长寿人群分布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与之相应,饮用水、粮食作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也与土壤空间特征相一致,且长寿区显着高于非长寿区,这些元素或组合,是该地区对健康长寿有益的最主要微量元素。

  保护自然环境是持续长寿的关键

  中国长寿之乡的数量不足全国县级总数的1%,可谓百里挑一。其中不乏有经济欠发达、交通闭塞之地,但优美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却是这些长寿乡的共性。可以肯定地说,长寿现象是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至于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是因地而异的,不可一概而论。而保护环境、减少和消除环境污染有利人们健康长寿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我们要为此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以使人们的寿命持续延长。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