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就成因而论,主要分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灾与缓变性地灾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即习惯上的狭义地灾;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灾。 根据地灾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灾,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灾,如地质沉降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