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自然灾害频发已不适合居住
记者了解到,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一些极重灾区的群众失去了土地,一些地方自然灾害频发,原来的地方再也不适合居住。地震发生后,很多人建议对这些灾区群众进行生态移民。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分解到相关部门进行实施。根据初步规划,绵阳市北川县和广元市青川县等地的1000多名失地农民将安置在邛崃市的南宝山农场的D区、C区和A区。
为了进一步完善安置方案,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安置点,努力使异地受灾农户在邛崃安居乐业,省市相关部门领导日前密集前往南宝山农场查看安置点情况。2月19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宋光齐前往南宝山农场查看安置点情况。2月24日,成都市副市长谢瑞武率成都市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南宝山农场,实地调研地震灾区失地农民异地安置点情况。他要求各相关部门尽快启动南宝山农场安置点的房屋维修,尽快做好前期工作,确保2010年春节前让首批失地农民得到妥善安置。据了解,在此之前,绵阳市和广元市相关部门及受灾群众代表进行了现场考察,对环境表示满意。
参与此项工作的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核实需要安置在南宝山农场的人数。由于跨市州异地安置受灾农户工作十分繁重,他们正在细化工作方案,做好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方案。为了解决安置农户产业发展,成都市国土资源局正在作南宝山农场的土地整理项目申报。
新家风光旖旎已被纳入开发规划
记者了解到,用于安置的南宝山农场D区、C区和A区地处邛崃市南宝山山上,分属油榨乡和南宝乡。南宝山距离成都市100公里,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已被纳入龙门山带的旅游开发规划。由于当地风光旖旎,深受“驴友”推崇。目前,南宝山为国有农场,2005年迁走,留下近7000亩茶场、耕地和林地。
邛崃市南宝乡党委书记季正修告诉记者,他们正全力以赴做好安置的前期工作。他说:“在本次地震中,成都市也受到重创。但我们在做好重建家园的同时,也要做好这次安置工作。我将和全乡人民欢迎灾区人民的到来,并引导安置农户融入当地社会,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在这里过上幸福的生活。”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