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报社记者]
我接着问一个问题,我是问咱们贾其海司长,我是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想从这个通报的材料看是14万起的违法违规行为,我想问贾司长,我们如何从根本上遏制这个无证勘察开采,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请你剖析一下矿产违法违规案件一些什么新的特点。
[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司长贾其海]
我想刚才我讲了,全国三次大规模的整治行动,根本目标都是想从根本上实现矿业秩序的好转,遏制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应该说这些年我们持续不断地在治理整顿,对于整个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它发生的原因,发生的情况也在不断地深入研究,应该说从根本上实现矿业秩序的好转,可能要加强长效机制的建设,包括刚才我讲到的我们监管队伍的建设,共同责任机制的建设,通过深入改革、利益分配关系,同时要建立更严格的执法监察的体制机制,这次国务院28号文件规定整顿规范的12项任务,6项任务是围绕专项整治展开的,6项任务是围绕建立长效机制展开的,我部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点单位,正在研究如何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机制,其中重要内容就是新的利益机制,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上科学发展新的发展模式,目前还存在矿山企业粗放经营、“小、散、乱”的问题,应该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一方面要围绕治标,实际上就是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建立责任机制,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要建立一种长效的机制,包括我们正在开展的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大家知道一些矿区多、小、散,各种规范行为不够,通过整合在矿区按照赋存状况,合理布局,设立矿业权,对小矿进行整合,从数量上全国大幅度减少,这样建立一种新的机制。同时我们在推进利益分配机制改革,加强矿业权管理,主要围绕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如何实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来展开,我想通过这些长效机制的建立,我们逐渐从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的条件上把它消除掉,建立一种长效的机制。
我在这要说明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利益的诱导下,我想个别地区做到一起没有,我觉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也不现实。因为实际上无证开采行为,在当地的矿产资源没有明确矿权的情况下,实际上就是盗窃国家资产,这是一种盗窃行为。如果说到别人的矿区内开采资源,这是盗窃别人的行为,对于这种盗窃行为,我们要加大打击的力度,发现一起,打击一起。要说在全国范围内,说一起无证开采行为都没有,我觉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很难做到的,关键我们看一个地区它的秩序,我们要建立矿业秩序考核指标,从原来定性的判断转为定量的考核,看发生率是上升还是下降,我觉得会取得好的效果。
另外我觉得矿产资源违法违规案件,经过这些年的打击,1995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矿产最多的时候,全国矿山28万个,经过这些年的整合整顿工作,我们现在矿山是12万个,现在矿山数量比原来大幅度减少,应该说通过这几年的工作,我们成绩还是很大的。在新形势下,我们一直在研究矿产资源违法案件发生的特点。在一些重点矿区、重要矿种,它的发生率是增加了,矿产品涨价,供需关系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重点矿区就会出现反弹。而且我们看到在一些经常发生这个行为的地区,实质上我觉得是有了一批以此为生的人,一旦工作松动,很快就会形成一个态势。所以我们从2005年国务院文件下发以来,我们持续不断的保持这样的高压态势,特别是监控重点矿区,通过航空遥感技术对80多个矿区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有大规模的违法行为,我们将责成当地政府加大打击力度。
目前,非法采矿人也是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像地道战似的进行游击战术,这说明我们执法力度加大了,非法采矿人的行为已经从明目张胆变成隐蔽的。我们要建立定期不定期的巡查制度,同时要求建立举报制度,因为有些行为发生了,当地人肯定会发现的,建立有奖举报制度,严厉地打击。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