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媒体

评论:鲨鱼无鳔亦成“霸”

2008-09-03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对金融机构禁止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专门用于缴交土地出让价款的贷款等作出明确规定。一时间,舆论哗然。不少房地产企业纷纷叹“苦经”,颇有点“水深火热”的味道。

其实静下心来看,这是一种必然。该缴的土地出让价款不缴,还通过办理土地使用证向银行申请贷款。这种空手套白狼的伎俩,在造就许许多多亿万富翁的同时,也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风险。有数据表明,房地产开发商目前囤地在10亿平方米以上,沉淀在土地上的资金至少有2.4万亿元。这意味着,银行每发放4元的涉及房地产的贷款,就有1元被直接或间接沉淀在土地上。

针对房地产运行的这种形势,金融机构紧收银根在意料之中,无可厚非。房地产企业与其躺在床上唉声叹气,不如主动出击,奋力拼搏,努力创造环境,优化适合自己的生存条件,变劣势为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一步一步走出困境。这也是根本之策。房地产企业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生存能力,多一些抗击风险的招数,今后不管环境发生多大变化,也会大浪淘沙,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地位。

有一种生物现象,很值得我们分析研究。人们常常把鲨鱼称作“海中霸王”,却很少有人知道它有着先天性的不足:没有鳔。一般的鱼都有个储气的鳔,以备在水里上浮或下沉。有了这个器官,它们就可以在水里自如游动。没有鳔鲨鱼怎么生存?它只有不停地游动,以此避免下沉。由此造就了它强健的身体、锋利的牙齿、敏感的神经、敏捷的身手,使之成为谁见谁怕的“海中霸王”。反观普通的鱼类,虽多了一个生存的条件,可日子并不见得怎么好过,说不定有很多还被鲨鱼吃掉。

但愿一些对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悲观叹气的房地产企业,能够从上述生物现象中咀嚼出些东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苦练内功补元气。尤其要在优化布局、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中,主动变劣势为优势,争做依法用地的模范、节约集约用地的模范、产业发展的模范。(子 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