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地方动态

瑞昌市“三管齐下”让每一寸耕地成为沃土

2022-09-14      来源:江西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今年以来,瑞昌市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强化“三项监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夯实粮食安全基石。
  强化“市、乡、村”网格化监管
  以压实责任为抓手,将瑞昌市全域永久基本农田责任划分落实到地块,构建“市、乡(镇)、村”三级责任体系,采取“坐标+永久基本农田+地块+标识牌”模式,接受社会监督。健全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落实乡(镇)主体责任,积极探索建立“田长制”,建立自然资源监管群众举报奖励机制,打通自然资源保护监管“最后一公里”。实行自然资源执法监察网格化管理,加大动态巡查力度,今年以来已累计巡查4565次,覆盖网格单元1386个,确保耕地保护“无盲区”。
  强化“点、线、面”立体式监管
  点上创新举措。创新监管方式,加大巡查频次、织密巡查网络,创新性实施采矿权标识牌、矿区铁丝围栏、底板标识、无人机执法、矿山视频监控等监管举措,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
  线上数字赋能。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自然资源监管指挥中心,对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和矿山企业实行全年365天不间断监管,真正形成“天上看、地上查、视频探、群众报、网上管”的全方位、数字化监管体系。
  面上从严查处。严肃处理巡查和举报发现的违法行为,今年以来累计预警215次,现场处理预警32次,及时制止破坏耕地违法行为25次,实现自然资源保护巡查处置“横到边、纵到底”。
  强化“前、中、后”全过程监管
  狠抓规划管控。积极引导各类建设项目科学选址,加快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优化空间布局,从源头上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狠抓项目管理。对全市各类重点项目和集体农用地转集体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严格按照“占水田补水田,占优补优”的要求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截至目前,瑞昌市耕地占补指标节余近2500亩。
  狠抓过程监管。办理设施农业用地和临时用地时,始终遵循规划引领为先,提前介入,全力做好批前、批中、批后监管,严格执行落实“少占或不占耕地,严禁占用水田”的制度,切实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