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河南省地矿局地勘四院如同候鸟迁徙一般,从一个地方辗转到另一个地方。这个发源于豫西的老地质队,对这方故土始终怀有深深的依恋,许多为地质事业奉献了一生的离退休职工卸下盔甲之后,选择在这座美丽的天鹅之城安度晚年。
从扎根豫西三门峡地区至今,地勘四院为三门峡的地矿事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质环境保护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地勘四院按照“两个更加”的要求,更加主动地融入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急需的地质技术支撑和服务。2008年,该院机关迁至郑州之后,三门峡基地及时补位,一如既往地发挥着河南地矿豫西地质服务桥头堡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三门峡基地管理中心按照“一加强三服务”(加强管理,服务生产科研,服务基地工作,服务离退管理)原则,通过一系列规范管理举措,为全院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更加稳固坚实的保障,切实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
作为集生产科研和离退休职工服务保障于一体的重要基地,三门峡基地管理中心是该局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该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基地“优化管理、创新工作、凝心聚力、搞好服务”的总体要求,在“做好小事情,推动大和谐”上下功夫,把一件件实事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营造了“难有人帮,苦有人问,事有人管,话有人说”的和谐氛围。
为了解决新进毕业生的住房紧张问题,三门峡基地对职工宿舍进行了合理规划,统一添配新家具、窗帘和床,宿舍走廊内精心制作的文化墙,为入住职工营造了更加整洁、有序、温馨的“职工之家”氛围。宿舍实施每日轮值制和楼长责任考核制,细化各班组岗位职责,确保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财管物。
食堂管理也是三门峡基地管理工作中的一大亮点,食堂菜谱随季节调换,坚持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时常变着花样满足职工们的各类饮食需求,像夏季熬制绿豆汤为职工解暑,秋冬季炖牛羊肉汤为职工进补的贴心小政策,更是赢得了职工们的一致好评。除此之外,该基地还每周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义务劳动,对生活区进行综合整治,积极向市爱卫会申请为住户统一配置封闭式垃圾桶,利用废旧钻杆在每栋楼前安装晾衣架等一系列爱心活动,无形中增强了职工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也为三门峡基地管理工作各项制度更快更好的落实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为三门峡市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应急抢险小分队成员,奋战在三门峡基地的技术团队以高超的管理水平和过硬的技术实力,在事关三门峡民生福祉的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地质勘察等方面贡献突出,赢得了政府的信任和当地百姓的一致认可。
近3年来,驻三门峡基地的各个实体参与三门峡地区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100多起,协助地方政府处理了地质灾害突发事件20余起等,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称赞,被誉为抢险救灾的“神兵天将”,灾区群众的“贴心人”。2013年,三门峡基地土工实验室进一步升级改造并取得突破性科研进展,为该基地更好发挥技术支撑服务功能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目前,在这里办公和居住的职工有200多人,其中一半以上为离退休老人。为了给生活在这里的职工们营造更加舒心的环境,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基地干部职工齐心协力,重新规划修建了院内停车场、篮球场、公共卫生间,建造了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更新了弹振压腿、漫步机等健身活动器材。前不久,他们再次放弃节假日,集中利用两个多月的休息时间,在小区内修建了一个温馨漂亮的小花园。
由于管理精细、治理有方,该小区先后被评为市级卫生居民小区、湖滨区“绿色小区”,“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逐渐成为了三门峡市的“明星”小区。2014年8月,原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铁代生和省地矿局副巡视员赵文礼来到地勘四院三门峡科研生产基地考察工作,从基地大院穿行通过时,两位领导对三门峡基地小区环境治理、精神文明治理的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温馨幽雅、绿树成荫的大院环境赞不绝口,称小区道路、楼房虽然有些旧,但都很干净,很有精气神!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