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地方动态

因救落水儿童,湖北省阳新县国土资源局勘测规划队队员郭西波出了名,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然而,比起荣誉,郭西波更挂心的是工作,是他热爱的国土勘测事业
——绘出无悔青春

2012-05-21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胡志喜 程良豪 曹祥庆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3月14日,记者跟随湖北省阳新县国土资源局勘测规划队队员郭西波,从县国土资源局出发,驱车50分钟,来到阳新县龙港镇辛田村一组农户刘杏仙家。郭西波从塑料袋中拿出洗好的秋衣、秋裤、羽绒服、棉鞋,递到刘杏仙的手中,连声称谢。刘杏仙慌忙摆手:“不用谢,不用谢。你救落水小孩,差点连命都丢了,你是好人啊!”

  3月4日是个星期天,为按时完成2011年度土地矿产卫星遥感图片图斑核查,郭西波和同事连续在野外工作了三天。三天来,雨一直下个不停。当天下午3时许,途经龙港河,疲惫的队员来到河边清洗脚泥。突然,一名男孩落入水中。郭西波奋不顾身,跳入湍急、冰冷的河中,将男孩救起(本报3月12日三版曾报道)。孩子救上来后,郭西波全身湿透。刘杏仙把郭西波让进家中,并拿来老公的衣服、鞋子让他换上……

  听说郭西波来了,龙港镇的乡亲纷纷围拢过来。被救少年肖成的爷爷拉着郭西波的手:“你的大恩大德,我们感激不尽。”辛田村党支部书记肖绪金说:“现在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在村里已蔚然成风。”

  默默无闻跑尺最准

  比起荣誉,郭西波更挂心的是工作。3月6日,当肖成的家人到阳新县国土资源局感谢他时,郭西波已身处富池镇的崇山峻岭中。

  国土勘测是国土资源管理最基础的工作,每一处矿产、每一块土地所处的地理位置,都要靠勘测队员用双腿“跑”出来。这样的工作,郭西波一干就是7年,平均每天至少步行25公里,算起来,已足足可以绕地球一圈半了。

  眼前的郭西波,黢黑、清瘦、矮小,跟人说话时,显得有些紧张。他做的是测绘队最辛苦的跑尺工作,被队友称为“跑尺最准的人”。队友马力说:“我将全站仪调整好,他拿塔尺往勘测点上跑,总能跑到我想要的那个点,非常准确。”问能做到跑尺最准的秘诀是什么?郭西波红着脸,半天说不出来。

  话少,活却总是玩命地干。在一次测绘中,郭西波扛着仪器攀上悬崖,刚准备测量,测绘仪倾斜了,眼看十多万的仪器就要掉下山崖,他不顾一切抱起设备,顺势滚到荆棘丛中,身上多处被划伤。

  尽职尽责“一根筋”

  郭西波1977年出生在阳新县龙港镇一个农民家庭。毕业时,被分配到阳新县洋港镇国土资源所工作,兼任出纳。一次,一位同事因急事向所里借100元钱,称一周内还。郭西波没同意,而是把自己的钱借给同事。之后,“一根筋”成了郭西波的外号。

  月山村位于偏远山区,山高坡陡,土地变更登记已有好几年没人做了。郭西波不声不响,带上资料、图纸、尺子、干粮,在农户家住了5天,对月山村的山、水、林、田、路、居的占地用地,一一核查登记,并写出详细书面报告。

  有一回,郭西波翻山越岭上门送建房审批证,碰巧农户不在家,他就在门外等了3个多小时。眼看最后一班回镇里的“蹦蹦车”就要收班,隔壁邻居说代为转交,他不同意,非要亲自交到农户手中。晚上回家时,天下起了雨,他在泥泞、崎岖的山路上走了3个多小时。

  2009年,杭瑞高速阳新段项目由郭西波和队友负责勘测。项目全长82.2公里,面积41.38公顷,涉及4个乡镇,需要完成省界、镇界、村界、组界的划分及面积测量。木港镇木港村一组、二组分界时,一组组长早早到场,悄悄把小郭拉到一边,塞给他几包烟:“分界测量时,尺子偏向我们组一点,能多出几亩地,多点补偿费,事后重谢。”郭西波当场拒绝了:“我不能砸测量工作的牌子。”据了解,杭瑞高速项目历时一年多,郭西波和队友跑遍4个镇360多个村组,测量放点1.2万个,测量征地面积3500多亩,现场调解土地矛盾100多起,保证了近亿元征地补偿费按时足额发放,没有一件上访和投诉事件发生。

  郭西波话不多,他默默用脚步丈量阳新的山山水水,绘出了一个“70后”无私奉献的青春轨迹。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