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综合 > 自然资源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 > 行业扶贫

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助力兴农 提升幸福成色

2020-08-18      来源: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盛夏时节的黑土硒都海伦市,此时正值作物生长的旺盛期,东林乡兴海村的田地里特别热闹,碧油油的农田上空,几架无人机在低空盘旋,20余名乡亲和黑龙江测绘局驻村工作队队员们守在田间,开始了新一年的农业植保秀……

  提起农业植保,大家印象中多是农民背着喷雾器喷洒农药,在"没腰高"的庄稼地里一点一点挪动,忍受着烈日暴晒,冒着农药中毒的风险,感受汗如雨下的辛劳,吃苦受累不说,因为人工喷洒不均匀,影响药效发挥,作物抗病害效果大打折扣。而带着新科技的植保无人机的到来,将这些问题通通解决了,让农民切身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无人机飞防植保可以及时有效地控制大面积病虫害的发生,与地面喷雾相比,具有工作效率高、不受地形因素的限制、施药均匀且穿透性好等优点。同时,在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技术支持下,运用天地图地理信息服务与HLJCORS高精度实时定位技术,进一步有效解决了田间障碍物圈定及踏查打点工作量大,无人机作业导航精度低等问题。

  装药、起飞、喷洒......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纵下,沿着预设航线在稻田上空穿梭,随着螺旋桨的转动,身后拉出白色的水雾,均匀喷洒在田间水稻作物上,仅仅2分钟时间,一块4亩多的地块喷洒工作就完成了。

  “真是好样的,无人机植保让我们省时又省力,种地还得靠先进技术啊”。看着自家的100多亩水稻田仅仅用时1小时就完成植保,村民牟道波感叹道。

  “感谢省测绘局的技术和帮助,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老村长徐振良动情的说。今日的科技翅膀,收获的是秋收时的“粮谷满仓”和口袋里的“真金白银”,播下的是成色更足的幸福!

  一直以来,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高度重视驻村扶贫工作,积极探索兴村富农的新路子。实践中,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建设紧密结合。2018年,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定点帮扶村兴海村率先推动无人机植保应用,挂牌成立海伦市东林乡定点扶贫无人机飞防植保站。有利依托与省农业农村厅、东北农业大学的战略合作框架,为兴海村及东林乡提供无偿植保服务。

  三年来,累计为东林乡近2万亩土地进行飞防植保,为农户累计节省费用近20万元,减轻了农户的负担,有效的提高了农作物质量和产量,促进了增产增收,真正做到了科学植保、高效植保、绿色植保,为农业植保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通过无人机植保,给村民带来防病防虫的新技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农户开阔了思路,提高了科学种田意识,认识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助力兴海村全程机械化农业种植,尽快让农户挑上“金扁担”,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基础。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