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之本,节约集约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为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河北省霸州市以发展园区为主线,充分利用国土资源推动经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土地利用新路子。霸州经验告诉人们:要珍惜每一寸国土、每一份资源,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走节约集约之路。
2013年6月25日,正值第23个全国“土地日”,以“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正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如火如荼地开展。是日,国土资源部在浙江省绍兴市隆重召开第二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表彰大会,河北省霸州市被授予“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荣誉称号。
地处冀中平原东部的霸州市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中心,面积约为801平方千米,辖七镇五乡、两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金属玻璃家具产业园区和两个办事处,总人口为62万。面对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实际情况,多年来,霸州市一直高度重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始终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将节约集约用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行统筹考虑,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新模式,有效破解了保发展与保红线的“两难”问题,确保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回眸岁月,回顾历程。霸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杜卫东说:“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和霸州市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我们必须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之路,只有不辱使命,恪尽职守,做节约集约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才能对得起霸州的父老乡亲。”
加强规划引导
以集中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事业是一盘棋,成败源于决策;事业是一部书,精彩来自挑战。近年来,多次跻身河北省“十强”县(市)行列的霸州市经济飞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霸州市地处平原,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很高。霸州市的决策者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按照构建国土资源管理新格局的要求,加强规划引导,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了最大的效益。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管理的“龙头”,是落实节约集约用地的源头。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霸州市始终坚持把节约集约用地贯穿于全过程,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层层分解落实,严格控制土地总量,改变土地用途、规模、布局的必须通过土地规划关,确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地位。同时,霸州市启动了市域城乡统筹发展规划、镇村体系规划编制和东西市区总体规划修编,用规划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数量和用途,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与合理开发。
为改变农民建房和小作坊遍地开花的局面,霸州市实施了“三个促进”,即促进农村居民向中心村和万人小镇集中,促进城镇居民向社区集中,促进项目向开发(园)区集中。该市认真做好园区内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集中布局和建设办公区、仓储物流区等配套设施,实现了资源共享,避免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力推进工业标准化厂房建设,引导企业向“空中要地”,提高了项目用地容积率,满足了中小企业的用地需求。
为把有限的用地指标用在刀刃上,霸州市对园区项目供地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将用地计划优先向产业优化、布局合理的新兴产业项目、民生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倾斜,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产业升级,确保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投资强度和容积率达不到要求的项目必须加大投资或续建,整改达标前不再供应新的土地,实现了从土地粗放利用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转变。
据悉,2013年,霸州市共谋划运作亿元以上项目186个,总投资达1584.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60.9亿元。同时,霸州市还利用“土地杠杆”撬动产业转型,使项目建设实现了提质增效,2013年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数量占比达到了58.6%,同比提高了13.8%。
工业园区不仅是霸州市工业经济的“高产地”,更是霸州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示范区。近年来,霸州市金属玻璃家具产业园、津港工业园入围首批省级工业聚集区,其中霸州金属玻璃家具产业园被河北省确定为产业示范集群,并获得了中国家具优秀产业集群奖;津港工业园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霸州开发区被评为省级开发区新兴产业发展五强。
搞好存量挖潜
以盘整空间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2013年6月25日,当“大地之约——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公益宣传活动”在绍兴大剧院拉开帷幕时,主持人朱军、海霞动情地说:“这是与人民缔结的约定,也是与千秋万代的约定!”大地之约,真情涌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严把土地供应“闸门”的同时,霸州市积极开拓土地利用新空间,让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共同的约定,千方百计为经济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腾笼换鸟”,实行土地置换,将关停的砖瓦窑用地复耕,置换出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一般项目,以缓解指标紧张的情况。2010年至今,霸州市共关停砖瓦窑4个,面积达70.2560公顷,已全部收储到储备中心,其中扬芬港阙里墅村砖厂部分土地以挂牌方式公开出让给了外资企业——滨海科技集团。目前,该项目即将竣工投产。而廊坊市纳税大户——河北前进钢铁集团也是利用原胜芳砖瓦厂存量土地建成的现代工业企业航母。
“精耕细作”,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为项目建设用地提供耕地补充。近两年来,霸州市完成了王庄子乡靳家堡村土地整理(开发)等5个占补平衡项目的施工和验收,土地整理总面积为680.51公顷,新增耕地面积为387.65公顷;完成了扬芬港镇寨上村基本农田整理等4个市级总量平衡项目的施工,土地整理总面积为436.67公顷,新增耕地面积为17.63公顷;完成了堂二里镇砖厂和煎茶铺镇第二砖厂建设用地复垦置换项目的施工,复垦总面积为25.7258公顷,新增耕地为25.4618公顷。
“有舍有得”,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鼓励投资企业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上项目。霸州市国土资源局逐一核实全市低效利用存量土地,依据有关法规无偿收回具有开发潜力的划拨存量土地后适时出让,共盘活存量用地5298亩,满足了165个项目的建设需求。经过调研,霸州市对原邮电局划拨用地2.2231公顷进行了国有土地收储,优先用于年度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收回了原岔河集乡政府划拨用地1.15公顷,用于廊坊邦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BGA无铅焊球项目。该项目科技含量高,获得了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有效破解了民生项目和工业项目用地难题。
“平房变楼”,推进城中村改造,挖潜城市建设用地。霸州市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综合开发、分步实施的原则,先后对28个城中村进行了改造,共腾出土地8000多亩。霸州市开展了孟家坟村旧城改造项目,在原村址上建成了占地10.6284公顷的迎宾花园小区,让广大居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高层回迁楼;在节约出来的5.6909公顷土地上修建了华夏民间收藏馆、科技馆和市民文化活动广场,大大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
“拆旧盖新”,以新民居建设为契机,挖潜农村建设用地。霸州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着合理布局、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实施了村庄整治。近两年来,通过新民居建设,该市可使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置换指标2235亩,有效缓解了该市城镇及园区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同时,该市不断加强耕地保护工作,新建保护标志牌100块,完善并及时更新了基本农田档案和数据资料,健全了保护台账。
毛泽东曾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而在霸州市国土资源卫士的心中,这“粮”就是赖以生存的土地。正是手中有了可资建设和发展的土地,霸州市脚踏实地,底气十足,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云天化精细化工等项目成功签约,中储智能输送机、中铁国际现代物流港等“中字头”项目加快建设,达利食品、帝斯曼等行业领军型项目顺利竣工。
用好新增指标
以全程监管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土地是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霸州市10年来坚持争取新增用地指标,平均每年争取用地指标2000多亩。在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霸州市在用好新增指标的过程中,以全程监管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实现了土地的科学合理利用。
在供地前精打细算,提高标准,利用门槛节约集约用地。霸州市严格核定新增用地规模,重点控制三个指标:一是投资总量指标,对总投资额低于5000万元的项目,不单独供地,引导其进园区标准厂房;二是明确投资强度指标,新建项目每亩投资额必须达到300万元以上;三是明确产出水平指标,项目竣工投产后,年度土地赋税贡献率不得低于10万元/亩,达不到政策要求的,预审时一律不予通过。同时,该市还聘请有关专家根据项目拟建建筑面积、投资总额及达产期产出水平等指标对供地方案进行论证及优化,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前提下,节约新增用地面积。
在供地过程中实行全程监控,严格把关,杜绝浪费。霸州市严格土地出让合同管理,土地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严格约定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开竣工时间、规划条件、价款缴付、违约责任等内容,对违约使用土地的企业,政府有权收回土地并重新依法出让,避免了土地的闲置浪费。
在供地后对项目用地进行跟踪管理,严查低效。为督促用地单位严格按照约定条件使用土地,霸州市建立了严格的土地审批后动态监测与监管机制,要求所有在建、新建项目一律实行挂牌施工,接受社会和群众的广泛监督。霸州市国土资源局利用国土资源部建立的网上录入及批后监管平台,建立了网上动态监测系统,从项目开工、施工、竣工等方面对每一宗供出土地进行全程跟踪监测。同时,霸州市国土资源局要求,各分局巡查中队在整个用地项目建设过程中巡查不少于4次,并不断完善建设用地联合验收制度。
为了保护赖以生存的土地,霸州市还组织开展了以“节约集约用地,转变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印发宣传材料、电视台专题报道、网站先进典型报道、党员干部培训、送法律政策下基层等方式,努力让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意志。2013年6月25日,霸州市在天祥路繁华地段、明珠大厦门前、李少春大剧院广场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行之有效的街头宣传活动;在华夏民间收藏馆举办了“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宣传文艺晚会;在霸州市电视台《国土之窗》栏目播放了以“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主题的霸州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专题宣传片,宣传了有关国土资源的国情、国策、国法,使节约集约用地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健全管理机制
以督导考核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这是我国革命战争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步调一致,必须有统一的思想、严格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而节约集约意味着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消费模式等多方面的变革,最根本的在于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基于这一理念,霸州市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力求从源头上不断加强管理,以督导考核促使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步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霸州市建立健全了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查处”预警处置机制,不断深化村级土管员、基本农田管护员、信访信息员、土地监督员“四员一体”的村民委员会土地管理责任制和“包干负责,责任到人”的国土资源“片警式”土地监管制度,形成了市国土资源局、各乡镇及村级土管员联合开展土地执法巡查的模式。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霸州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分别讨论通过了《霸州市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实行党政同责暨共同监管责任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国土资源、监察、公安、法院、检察院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了违法违规占地案件联合查处机制,在全市建立了土地监管“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霸州市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对各乡镇建设用地利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该市每年按照河北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的相关要求,对各乡镇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进行考核;每两年按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对该市开发区集约用地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
土地,对我们意味着生存、希望与家园。近几年来,霸州市土地利用的门槛越来越高,土地执法的力度越来越大,然而严格的土地制度不仅没有成为霸州市项目建设的“绊脚石”,反而成了霸州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如今的霸州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薄壁管生产基地、金属玻璃家具生产基地以及北方最大的西洋乐器生产基地,规模以上企业达199家。2013年,霸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6.3亿元,同比增长9.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6.8亿元,同比增长0.4%。霸州市先后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并被评为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城市、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城市,可以说,霸州市被授予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是实至名归。
散文大家秦牧在《土地》一文的结尾写道:“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呵!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的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党正在领导和率领着我们前进。青春的大地也好像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每一个中国人民都作出回答。”如今,霸州市国土资源卫士们正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改进作风,提升能力,用忠诚与汗水,在这片热土上写下无愧于时代、更无愧于子孙后代的辉煌篇章!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