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活动 > 土地日 > 第23个全国土地日 > 节约集约用地 > 成果展示

利用“五化同步” 实现“两个率先”

2012-11-28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吴旭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崇川作为江苏南通的主城区,面积只有99.98平方公里。近年来,崇川在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要素短缺矛盾的过程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节约优先战略”,创新探索土地资源科学利用的“五化”新模式,逐步完成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出高效、人民幸福、环境优美的城市重塑,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优化布局,融合发展,着力推进用地集约化。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城市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的“三集中”布局思路,加快建设主城区“四区一轴”,彰显集约特色:高新工业区加快发展科技型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科技创新集聚区;现代物流区大力构建以港站为枢纽、大型批发市场和工业园区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体系;商务服务区注重引导行政商务、生产服务等业态集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高星级酒店等;居民集居区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用地集约、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新型社区和城乡一体、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以通吕运河为景观轴,打造沿河生态景观休闲长廊。

  政策引领,选商先行,着力推进供地高效化。宁缺毋滥、强调地均效益是企业落地崇川的刚性门槛。首先项目准入变“宽进”为“严进”,追求土地政策的引导性。同时,项目引进变招商为选商,追求全面发展的持续性。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两大重点,紧盯世界500强和国字号企业集团,抓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崇川产业特色、能够争取土地“点供”的大项目,以重大项目突破带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

  健全制度,全程监督,着力推进管地规范化。加强制度保障。建立建设用地批后动态监测、批后公示和批后责任制度,完善建设用地批后审查把关、建设项目开竣工验收制度,引导用地单位依法依规用地。同时夯实工作网络,细化区、街、村三级“片警式”监管网络,实现土地开发利用的全程跟踪监管。

  求变创新,双轮驱动,着力推进增地多样化。秉持“方向明、手段新、方法活”的用地理念,实现盘活土地存量、广辟土地资源双轮驱动。强调盘存挖潜:通过依法收取土地闲置费用、限期开发、协议调整、土地回收等多种途径充分挖潜。强调增量扩容:在符合总体规划、安全标准和产业要求下,提高土地投资密度。

  土地增效,以人为本,着力推进节地人性化。把节约土地作为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城区改造优环境:加速城中村、老小区和城边镇改造,推进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郊”,达到土地节约高效、产业转型升级、百姓居住改善的“三赢”目标。规模经营提效益:以自愿、平等、互利为前提,由辖区村委会与承包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农民居住、土地耕种全部趋于集中。

  (作者为中共南通市崇川区区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