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活动 > 土地日 > 第23个全国土地日 > 节约集约用地 > 成果展示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高质高效发展 山东省诸城市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纪实

2012-10-3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赵 凤 刘清华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诸城,被誉为“中国龙城、舜帝故里”,是全国综合发展实力百强县(市)、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市、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试点市。全市耕地面积183.6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62.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7亩。

近年来,诸城市围绕内涵式增长和转型跨越发展目标,按照“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用地”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工作,注重挖潜节约,努力盘活存量,强化综合整治,有效破解了土地资源保障难题,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健全机制 筑牢根基

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为确保这项工作顺利推进,诸城市按照上级统一要求,以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工作为契机,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制度建设,搞好政策宣传,使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

组织领导是关键。诸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市委专门召开常委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强化组织领导,层层抓好责任落实,确保实现创建目标。市政府召开专题常务会议,研究制定创建方案,并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统筹调度创建活动各项工作,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制度建设是保障。在创建活动开展过程中,诸城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强建设用地指标管理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暂行意见》、《盘活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保障制度,明确了合理分配计划指标、科学认定闲置低效土地等工作的标准要求,保证创建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

政策宣传是基础。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以及“4·22”世界地球日、“6·25”土地日等有利时机,全方位、多层面宣传创建活动的意义以及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化措施 整体推进

为切实提高创建活动的实效,诸城市围绕创建的目标要求,大力开展节地挖潜工作。通过统筹调控、挖潜盘活、综合整治等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节地挖潜增效。

一是统筹调控。抓好土地利用规划,是统筹利用好土地资源的基础。为此,诸城市结合全市产业发展战略,根据需要对规划适时进行调整,为全市产业发展腾出了空间。2010年,诸城市被确定为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试点市,积极开展了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并将南部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纳入规划,进一步拓宽了发展空间。同时,积极改进建设用地指标管理机制,将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投向民生、基础设施以及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项目,保证了全市重点项目用地。2012年3月份,诸城市建立了新的用地指标管理办法,对使用年度计划指标的工业项目,配套一定比例的挂钩周转指标,对优化全市土地资源配置、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9月底,已累计为42家用地企业落实用地指标600亩,筹集挂钩资金2000余万元。

二是聚集发展。近年来,诸城市借助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先行发展区的重要机遇,统筹规划建设各类产业园区,并打破招商引资行政区划界限,引导新上项目按产业门类向园区集聚,推进“产业集群、园区集聚、用地集约”。目前,全市在对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造提升的基础上,又规划建设了12个重点园区,囊括了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服装纺织、高端食品、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生态经济、文化旅游等产业。

三是挖潜盘活。搞好挖潜盘活是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手段。2011年下半年,诸城市政府组织国土、规划、经信等部门,对全市10亩以上工业用地进行了拉网式清查,并建立了动态管理台账,明确闲置低效用地现状。2012年8月,诸城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加快推进高效节约集约用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全面推进盘活挖潜工作,在全市营造了高效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带动了企业盘活挖潜的积极性。山东美晨科技公司是一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上市后,充分挖掘现有土地潜力,拓展发展空间。公司新建厂房全部采用多层设计,均达到18米以上;车间全部使用立体货架,实际利用面积提高了2—3倍。这种“零增地”扩建,不仅没有影响企业生产,反而加速了企业进一步扩张,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亿元,利税3200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据统计,2011年以来,全市累计盘活利用闲置低效土地2000余亩。先后有50多家企业通过使用低效利用土地或原有厂房实现增资扩产,总投资20多亿元。

四是综合整治。集中整治各类土地资源,提高产出效益。对城区建设用地,实行片区拆迁、组团开发,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到目前,累计完成旧城拆迁改造1.4万亩,高层楼宇主体封顶370栋。城市片区容积率由原来的0.6提高到现在的1.5。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点,纳入聚合区建设规划,申请上级列入增减挂钩项目区,统一拆旧复垦,集中安置,并高标准配套道路、供水、供气以及学校、超市、卫生室等基础设施,不但解决了农村建房粗放式用地问题,而且推进了农村社区化发展,提高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农用地,积极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并有序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龙都街道大源社区的大源生态园林是依托当地优势苗木产业发展的社区特色经济,引导社区农民流转土地4500多亩,栽植各类苗木160多万株,吸纳就地就业的社区劳动力800多名,实现了社区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双增长。推进土地整理,如位于诸城市辛兴镇和百尺河镇的诸城市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项目总规模2万亩,投资3970万元,共平整土地42万立方米,修建田间道路8.4万米、各类沟渠8.7万米,栽植防护林10万株,整理后新增耕地600亩,达到了“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的标准。2008年以来,诸城市先后承担实施县级以上土地整治项目45个,整治规模20万亩,新增耕地1.6万亩。

严格管理 注重实效

加强日常管理是推进创建活动走向深入的重要一环。诸城市着力强化日常执法和后期监管效能,并健全激励措施,调动了全市上下创建工作积极性,提升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一是强化执法效能。进一步完善了土地执法长效机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镇街土地管理责任,公开查处、曝光重大违法案件,在全市形成了依法依规用地的良好氛围。同时,创新巡查机制,在全市构建起了市、镇、社区、自然村四级执法监察网络,对违法问题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处置。

二是加强批后监管。健全建设用地批后共同监管机制,建立保证金制度,作为办理供地手续的前置条件;强化用地合同管理,明确项目开竣工期限、投资强度等,并落实相应的违约责任;实行用地信誉档案管理,对信誉不良的用地企业,不予受理土地抵押、转让和新的用地申请。

三是严格考核奖惩。诸城市委市政府将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用地纳入对各镇街科学发展考核,并将盘活挖潜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出台了《鼓励科学发展暂行办法》,鼓励企业挖潜改造。对设备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税收政策扶持。对翻建厂房由单层改多层或利用闲置低效土地进行扩建,经认定年内每新增2000平方米厂房的,给予法人代表一次性奖励0.5万元,充分调动了企业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长远战略任务,也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诸城市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