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不断加快矿山生态建设和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近年来,灵宝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卓有成效,积极引导矿山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全市已完成矿区恢复治理项目45个,占整个恢复治理任务的45%。今年,除正在整合的矿山外,30个矿区均按要求编制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方案,矿山企业按规定缴纳保证金723.11万元。同时,利用资源枯竭城市优惠政策,积极与地勘单位合作,研究制定了小秦岭金矿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案。计划3年内申请投入资金3.4亿元,对小秦岭矿区进行恢复治理,目前已获中央资金1.9亿元。
灵宝市采取“矿渣就地拦挡存储”和变废为宝等多项举措,大大减轻了防治灾害的压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黄金股份公司苍珠峪矿区,原每逢汛期就有大量矿渣冲入下游河道,通过修筑挡渣墙存储了近150万吨矿渣,既有效遏制地质灾害,还获得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故县镇枣香峪作为全市泥石流重点防治区,由于矿渣的堆积,部分河道高过矿区道路,16公里的主干路常被泥石流冲毁。近年来,故县镇政府组织辖区矿山企业清理了20余万方河道矿渣,用于就地垫道铺路,创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
利用矿渣支持国家高铁项目建设。大湖峪中上游两侧矿渣堆高40余米、长200余米,由于峡谷狭窄,形成了严重的“肠梗阻”,在汛期崩塌、滑坡时有发生,成为小秦岭的一颗“定时炸弹”。国家高铁项目郑州到西安段实施后,灵宝市借机而上,将其矿渣派上了大用场,消除隐患,一举多得。
利用矿渣做建材石料备用。原建筑石料多来源于傍河开山取石,易形成地质灾害隐患。近年来,灵宝市鼓励引导石料厂用矿渣做原材料,已累计利用矿渣220万吨。豫灵镇为改变文峪沟矿山环境现状,采取了运输补贴方式督促企业清运大量矿渣,使矿企、村民、石料厂多方受益。
小秦岭金矿田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唯一特大型变质核杂岩金矿床,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而娘娘山周边大型伸展拆离剪切带转折端构造岩石和构造形迹,枣香峪变质核杂岩内部太华群基底层型剖面、花岗岩奇峰地貌景观,还有老鸦岔垴奇峰景观、黄河阶地、黄土台塬地貌景观等,作为地质遗迹保护都极具典型性、稀有性的特征。为此,灵宝市做好地质旅游“桥头堡”的特色文章。2009年8月,小秦岭省级地质公园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级地质公园”建设资格。目前,公园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近期将揭牌开园。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