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活动 > 海洋日 > 202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 > 特别关注

世界海洋日|保护海洋也可以是一种很酷的生活方式

2023-06-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video:世界海洋日|保护海洋也可以是一种很酷的生活方式]
视频制作:许峥
  红树林生态系、珊瑚礁生态系、藻类生态系……海洋的生态系统孕育了无数生命,而随着石油泄漏、有毒废物、塑料垃圾等不断侵蚀海洋,如今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破坏,保护海洋已经迫在眉睫。
  “我觉得自己守护海洋最主要的契机,是成为了一名潜水员。”从2015年接触潜水开始,王淼已经在海洋保护的道路上行动了七年,她是“无境深蓝”潜水员海洋保护联盟的创始人,也是首位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青年奖的中国人。
  因为潜水开始真正接触和认识海洋,“水下世界是安静而美丽的,这个世界安静到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和眼前无尽的海底。”成为潜水员之后,王淼尝试潜入海底的不同深度,可是无论在哪个深度,她都能发现海洋垃圾正在蚕食这种美丽。
  “当我们被赋予这种能力,去探索海洋的时候,同样有义务去守护它,并且告诉其他人,海下真正在发生的故事。”王淼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21年发布的《从污染到解决方案:全球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评估》的报告中指出,海洋垃圾中有85%是塑料,预计到2040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体积会接近当前的3倍。
  “事实上,90%以上的海洋垃圾最终会沉积在海床上,在人们看不到的海面之下。我们在见证海洋这个巨大的生命支持系统美丽的同时,也在见证它的脆弱。”王淼介绍,潜水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待在海洋里,因而她想要成立一个机构,推动更多的潜水员成为海洋保护的行动者。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淼看到了国际“深海女王”西尔维娅·厄尔在2009年的TED年度演讲大会上发表的“保护海洋”的演讲,被这位女科学家多年保护和研究海洋的经历所感动。后来,她又接触到西尔维娅·厄尔写的一本书——《无尽深蓝》,被其中的细节再次打动:你可能从未看见过海洋,你可能从未接触海洋,但海洋却时刻触摸着你,借由你吸入的每一口空气,你饮下的每一颗水滴。
  她在招募帖《以潜水员之名保护海洋,约吗?》文中,就将这段话作为开篇,并将公益组织取名为“无境深蓝”,从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全职海洋保护的道路。
  “我觉得潜水员是做海洋保护的中坚力量。”王淼认为,潜水员作为接触海底的群体,能够直接参与到海洋保育的一线工作中,进行海洋垃圾清理和海洋科研数据的收集,很多海洋保护的重要内容只有潜水员才能够参与和承担。
  潜水员参与海洋垃圾清理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王淼印象很深的是一次广东惠州的渔网清理专项行动,团队共七名优秀的潜水员前往该地。
  到达潜点后,强大的海上风浪和海面漂浮的大量死鱼让潜水环境并不理想。“第一潜七个人,第二潜五个人,第三潜就剩三个人了。超过半数的人在船上严重呕吐并完全丧失行动能力。”王淼表示,水下作业的风险还包括渔网缠绕、身体划伤等,即使是专业的潜水员也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对土地的感情远远超过对海洋的感情,公众对海洋保护的认知并不高。”王淼认为,环保类项目特别是海洋环保类项目,在国内的公益行业依旧较为小众。
  正因为对海洋保护的热爱和坚持,王淼希望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致力培养出一批海洋公益落地项目的执行团队和志愿者。
  “我们更多是通过推广水运动的方式,培养大家对水的兴趣和爱好,以此推动人与海洋的互动。”王淼坚信,人们不会去保护一个不了解和不关心的事物,只有亲近海洋才能保护海洋。通过培养更多的水运动社群,人们会逐渐意识到,保护海洋也可以是一种很酷的生活方式。
  (责编:肖聪聪、贺迎春)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