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由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牵头组织,联合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举办了世界海洋日“走进南海红树林”网络直播活动,三沙卫视、海洋世界杂志作为协办单位提供技术支撑和新媒体包装,红树林基金、海南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等公益组织也参与了内容和素材的提供。
“走进南海红树林”直播在百度APP,央视新闻移动网,以及@科普中国、@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的新浪微博账号同期推出,百度APP上超过460万人观看互动,央视新闻移动网流量达到22万人,科普中国新浪微博阅读人数达到5.3万人。
此外,在活动前一天,南海局与海洋世界杂志共同在著名自然地理公众号“知识地球局”发布了活动的预热长文《在中国南海,有这样一种宝贝》,获得10W+的阅读量。
现场直播展现了南海局卫星遥感、无人机VR技术在红树林生态监测中的应用,直击了红树林生态调查工作,并深入红树林的现场进行科普讲解,多角度向社会公众展现了红树林的生态价值和保护工作;并通过安排直播间助手和主持人问答等形式与网友积极互动,回应了大量热心网友关于红树林的疑问,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本次直播点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据统计,该保护区红树林有林面积约为1300公顷,生长着中国大陆海岸连片面积最大的海湾红树林之一,是典型的海湾红树林和罕见的平均海平面以下大面积的红树林,在中国大陆沿海红树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曾于2015至2017年选择广西北仑河口红树林区作为红树林监测试点,连续开展滨海湿地试点监测,并于2019年8月开始进行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旨在摸清当地红树林的面积和分布、红树林群落、栖息地状况、生态威胁因素等情况。
据悉,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抵御风浪、保护海岸、降解污染、调节气候、再造陆地等作用,素有“海上森林”“海岸卫士”的美誉,像“绿肺”一般呵护着当地生态,也为75%的热带鱼类、许多爬行动物和鸟类等提供庇护所。然而,红树林也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人类活动、海平面变化和全球变暖等因素都会对它产生影响。
本场海洋日把宣传主阵地搬上网、驾入“云”,采用跨地域跨部门多机构多平台的直播方式,全方位展现红树林这一强大而又脆弱的生态系统,让大家有更强的参与感、体验感、代入感,一起爱护红树林,守护共同的家园。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