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0日,全国油价再次上涨,北京地区的93号汽油售价已涨至7.45元/升。专家认为,在世界石油资源储量不断减少的大背景之下,油价上涨将成为一种常态。
那么,人们如何摆脱正在逐渐走近的“石油危机”?
答案就是——开发新能源!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尤其是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今天,我们来介绍几种极具开发前景但许多人又不太熟悉的新能源。
地热能
地球本身像一个大锅炉,深部蕴藏着巨大的热能。在地质因素的控制下,这些热能会以热蒸汽、热水、干热岩等形式向地壳的某一范围聚集,如果达到可开发利用的条件,便成了具有开发意义的地热资源。
地热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地壳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具有数量巨大、可再生和不污染环境三大要素和清洁、环保、就地取用等优势。地热开发利用的方式有供热取暖、温室种植、医疗、洗浴等。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地热的应用领域亦不断扩大,尤其是浅层地热能。通过地源热泵技术转换,不仅可以作为热源用来供热取暖,而且可以作为冷源用来空调制冷,还可以供应生活热水。
我国是世界上地热资源储量较大的国家之一,尤其是中低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温泉有2300多处,施工地热钻孔近4000眼。上世纪,我国已经陆续开展了全国温泉资源调查和重点地区的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工作。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又组织开展了全国温泉和重点地区的地热资源勘查评价,为国家探明了一批中高温地热田,初步掌握了全国2000米以内的地热资源基本状况和分布规律。目前,国土资源部正在组织开展全国地热资源现状调查评价、重要地热区(田)的勘查、全国重要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等重点工程,按计划,今年将完成所有省会城市的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2015年前完成地市县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
可燃冰
近些年,与全球地质学家一样,我国专家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一种“特殊的天然气”——可燃冰。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形象而通俗的别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纯净的可燃冰外观呈白色,形似冰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直接点燃。
在世界石油供给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可燃冰之所以会举世瞩目,应该源于两个“超乎寻常”。一是它的能量: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在常温常压下释放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及0.8立方米的淡水,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二是它在地球上巨大的蕴藏量:据估算,世界上可燃冰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2倍。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下,我国从1999年起对可燃冰开展实质性的调查。2007年5月,我国在南海首次获得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成为继美、日、印之后第四个在海底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实现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战略突破;2008年10月,我国又在祁连山冻土区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中低纬度高原冻土区钻获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继加拿大之后第二个在陆域冻土带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目前,科考人员已在中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预测天然气储量约为194亿立方米。科研显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前景巨大,据估算,仅南海远景资源量就高达649亿吨油当量,为我陆域油气的一半。
虽然,人类距离对可燃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还很遥远,但毋庸置疑的是,可燃冰已经站在了世界能源战略的前沿,成为“后石油时代”最有希望的战略性能源资源。
页岩气
高涨的原油和天然气价格使成本更高的页岩气变得有利可图。如今,一场全球性的“页岩气热”正呼之欲来。
目前,美国全国天然气产量的13%~15%来自页岩气,而未来几年中这个比例还将继续增加。事实证明,页岩气的大量生产已经深刻改变了世界天然气市场分布状况与供求格局,乃至对全球能源发展进程和地缘政治格局带来不小的影响。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由于其开采难度较大,目前世界范围内只有美国掌握商业开采页岩气的技术,仅美国和加拿大有商业开采页岩气气田。
地质专家认为,中国的页岩气资源量将超过100万亿立方米,按目前技术可采储量为26万亿立方米,与美国的28.3万亿立方米大致相当,其中南方资源量最丰富,可采储量12.17万亿立方米。但直到现在,中国尚无页岩气的商业开采。2009年11月,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大学在重庆市彭水县实施了第一口页岩气战略调查井。2010年上半年,国土资源部又确定了川南、贵州北、渝东南、渝东北等7个国家级页岩气先导试验区,并启动了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先导试验区建设。按计划,中国页岩气产能将在2020年提高到每年150亿到300亿立方米。
专家称,页岩气开发将引发石油天然气资源格局的重大变革。
煤层气
煤层气俗称“瓦斯”,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其实,这种长期被人们认为是“有害”的气体,本身也是一种能源。
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与煤炭伴生、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热值是通用煤的2倍~5倍。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1.13公斤汽油、1.21公斤标准煤,其热值与天然气相当,可以与天然气混输混用,而且燃烧后很洁净,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是上好的工业、化工、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而且,如果在采煤之前先开采煤层气,煤矿瓦斯爆炸率将降低70%到85%。可以说,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提高瓦斯事故防范水平,具有安全效应;有效减排温室气体,产生良好的环保效应;作为一种高效、洁净能源,商业化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全球埋深浅于2000米的煤层气资源约为240万亿立方米,是常规天然气探明储量的2倍多。世界上有74个国家蕴藏着煤层气资源。中国煤层气资源量达36.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而且,全国95%的煤层气资源分布在晋陕内蒙古、新疆、冀豫皖和云贵川渝等四个含气区,其中晋陕内蒙古含气区煤层气资源量最大,为17.2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煤层气总资源量的50%左右。
在国际能源局势趋紧的情况下,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能源,煤层气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诱人。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