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数据 > 数据服务 > 测绘 > 数据分析

2013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综述 2013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综述

2015-06-24      来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管理信息中心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2013年,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取得新进步,多项经济指标都实现了历史最好水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测绘保障。

一、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从政策环境来看,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建设同步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设美丽中国的明确要求;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决定在全国开展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拓宽地理信息服务市场;财政部正式批准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纳入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试点,各级政府对基础测绘等公益性测绘领域支持力度加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加大对行业工作的指导,围绕地理国情普查、数字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天地图”建设等重点工作和项目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地理信息行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二)从技术创新来看,随着全球卫星定位技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海量空间信息处理与共享技术、以及移动位置服务技术的出现与集成应用,特别是在此基础上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等高新技术的融合和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成长性好、产业链长、拉动效应强的朝阳产业,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三)从科技产业园建设来看,以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建设为带动,多个地区都在建设区域性地理信息产业园区,为产业壮大提供了发展平台。2013年,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开园运行,二期工程及配套工程主体封顶,天津、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陕西等地正在推进或不断完善区域性产业园区建设,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四)从管理机构来看,截至2013年末,全国已有325个地级行政区、2143个县级行政区设置了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机构,均配备了相应的从事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的工作人员。各级管理机构的逐步完善,提高了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为促进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对加强行业统一监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成效显著

(一)测绘服务总值保持快速增长,经济社会效益稳步提升。随着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的不断扩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测绘地理信息行业①完成的服务总值持续增长,2013年完成服务总值616.89亿元,比上年增加75.67亿元,增长14.0%;其中测绘资质单位完成服务总值606.46亿元,占全部总值的98.3%。2013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单位服务的重点项目主要有地理国情监测、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新农村示范区建设规划、居民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输电线路改造、天然气管道建设、公路改扩建、森林防火系统建设、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农村电网改造等,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测绘保障。

(二)从业人员总数较快增加,资质单位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2013年末,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从业人员33.19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2.34万人,同比增长7.6%;其中测绘资质单位从业人员达到32.86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2.37万人,同比增长7.8%,测绘资质单位从业人员数占全行业的99.0%,资质单位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测绘资质单位中事业单位年末从业人员11.06万人、企业21.8万人,占资质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分别为33.7%、66.3%。

(三)技术装备不断优化,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2013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加速,无人机、移动测量系统等高新技术装备得到广泛应用,新型多源遥感影像获取与数据处理、灾害应对与应急测绘、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整个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3年末,测绘资质单位共有近500架低空无人驾驶摄影飞机、9000余套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投入业务运行。随着测绘技术装备的不断优化,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2013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劳动生产率(人均测绘服务总值)为19.26万元,同比增加1.31万元,增长7.3%;其中测绘资质单位劳动生产率为19.71万元,同比增加0.98万元,增长5.2%。

三、测绘资质单位呈现的特点

(一)测绘资质单位数量不断增加,甲级单位的增速较快。截至2013年末,全国测绘资质单位总数达到14040家,其中甲级单位784家、乙级单位2360家、丙级单位4665家、丁级单位6231家,占资质单位总数的比重分别为5.6%、16.8%、33.2%、44.4%。测绘资质单位总数比上年末增加779家,其中甲级增加39家、乙级增加167家、丙级增加319家、丁级增加254家。近五年来,甲、乙、丙、丁级单位的年均增速分别为8.0%、7.0%、5.6%、3.1%,甲级单位的增速最快。

(二)甲级资质单位稳居市场主体地位。2013年末,甲级测绘资质单位共有784家,仅占资质单位总数的5.6%,但完成服务总值的数量却达到了309.47亿元,占全行业服务总值的比重高达50.2%。甲级单位凭借其在人员素质、技术力量、产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牢牢占据着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的主体地位。同时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龙头企业均为甲级单位,其中24家单位的服务总值在2亿元以上(见表2),合计完成服务总值80.46亿元,占甲级单位完成服务总值的26.0%,占全行业服务总值的13.0%。

(三)企业是测绘资质单位的主要力量。从单位性质来看,2013年测绘资质单位中企业9778家,占资质单位总数的69.6%;企业年末从业人员218046人,占资质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的66.3%;企业完成服务总值396.36亿元,占资质单位服务总值的65.4%,企业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主营测绘地理信息业务的资质单位②是测绘服务总值的主要贡献者。2013年,主营测绘地理信息业务的资质单位共完成服务总值392.54亿元,占全行业完成服务总值的63.6%,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服务总值的主要贡献者。非主营测绘地理信息业务的资质单位共完成服务总值213.93亿元,占全行业完成服务总值的34.7%。

(五)测绘资质单位中绝大多数属于小微规模。从单位年末从业人员数量看,参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技术服务业的划型标准③,全国测绘资质单位中绝大多数属于小微规模,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小微单位数量占测绘资质单位总数的比例高达97.0%。小微单位完成的服务总值为358.00亿元,占全部资质单位完成服务总值的比重为59.0%。

(六)测绘资质单位区域④间发展不平衡。从人均测绘服务总值来看(见图8),201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71万元的省份共有10个,其中东部地区7个、中部1个、西部2个。从年末资质单位数量来看(见图9),2013年末超过600家的省份共有9个,分别为四川、河南、山东、河北、江苏、云南、辽宁、湖北、广东,其中东部5个、中部2个、西部2个。从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来看(见图10),2013年末大于15000人的省份共有7个,分别为北京、四川、河南、湖北、广东、山东、河北,其中东部4个、中部2个、西部1个。从人均测绘服务总值、年末资质单位数量和年末从业人员数量的比较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整体发展均优于中西部地区。总体而言,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测绘资质单位存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四、促进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的建议

根据以上对2013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总体情况和特点的分析,就促进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激发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的活力。在保持甲级测绘资质单位主体市场地位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营为测绘地理信息业务单位的引导作用,鼓励地理信息企业加快发展;完善测绘地理信息相关管理政策,引导测绘单位重组、走联合发展道路,优化资源配置,着力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地理信息服务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强劲增长,发挥产业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要重视广大小微企业的发展,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等手段促进小微企业快速成长。

(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立足长远、合理规划,进一步加大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形成东中西地区良性互动。东部地区要在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着力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加快推进产业重点领域创新发展和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中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国家局直属局所在省份和优势企业集聚省份的区域带动引领作用,在区域内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国家局在安排重大项目时,对欠发达地区和增长潜力较大地区加大扶持力度,通过东中西部地区联合开展项目的方式加大区域合作和交流,实现区域协同发展;要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加大高层次地理信息人才的引进力度,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提高市县管理机构的统一监管能力。在市、县两级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机构逐步落实的基础上,以地理国情监测为契机,测绘地理信息管理部门积极研究制定加强市县管理的相关办法与工作指导意见,多方式加强市县行业管理;以测绘项目备案、健全信用信息体系为抓手,提升市县的统一监管能力,有效调动市县管理部门的积极性,推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健康发展,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①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统计数据范围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及其所属单位,全国所有测绘资质单位。

②主营测绘地理信息业务的资质单位包括完全从事测绘地理信息业务的测绘资质单位和从事多种业务但以测绘地理信息业务为主的测绘资质单位。

③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④区域划分具体见图7,东部地区指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十一省(市);中部地区指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八省;西部地区指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十二个省(区、市);下同。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