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测绘成果档案部门积极为领导决策、经济建设、应急救灾等提供了大量测绘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测绘成果在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测绘成果提供基本情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于测绘成果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对于测绘产品种类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2013年,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共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30.3万张,提供“4D”成果数据76.38TB,提供测绘基准成果25.8万点,提供航摄成果数据451.35TB,提供卫星影像数据218.78TB。
(一)地形图提供量持续下降
2013年,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地形图30.3万张,比上年减少4万张,减少11.7%(见图1)。除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用图量较大,地形图对外提供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大比例尺地形图凭借其应用广泛的优势,对外提供所占比重依然较大,1:1万及以大比例尺地形图提供数量占到提供总量的84.7%(见图2)。
(二)“4D”成果数据提供量大幅增加
2013年,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共提供 “4D”成果总数据量达到76.38TB ,比上年增加15.09TB,增长24.6%,“4D”成果数据提供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见图3)。其中提供量超过5TB的地区(单位)有6个,分别是河北、黑龙江、江苏、海南、浙江、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总提供量为51.35TB,占总数的67.2%。
(三)测绘基准成果提供量相对稳定
2013年,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测绘基准成果25.8万点,比上年略有减少,但从总体态势来看,除2011年外,近5年来测绘基准成果提供情况基本稳定(见图4)。从提供地区(单位)来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4.9万点,占总数的19.0%,云南、湖南、甘肃提供量均超过1.5万点。
(四)航摄成果提供数据量大幅增加
2013年,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提供航摄成果数据451.35TB,比上年增加219.93TB,大幅增长95.0%,累计面积258.8万平方千米,其中云南、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和甘肃提供数据量较大。航摄成果多被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内部单位使用,主要用于国家和地方的基础测绘生产和数字城市建设等。
(五)卫星影像提供数据量快速增长
2013年,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卫星影像数据218.78TB,比上年增加92.96TB,增长73.9%,累计面积1635.1万平方千米。2013年获取和提供的卫星影像多数为优于1米的高分辨率影像,提供的数据量达到182.23TB,占全部数据量的83.3%。从卫星影像应用的重点项目来看,主要是为地理国情监测等项目提供服务,其中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对外提供的卫星影像全部为优于1米的高分辨率影像,且全部用于地理国情监测项目。
二、测绘成果提供呈现的特点
(一)数字产品需求大、应用广
随着省级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天地图和市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成及地理信息共建共享工作的推进,地理信息数据在现势性、存储等方面的优势明显优于模拟成果,通过平台在线使用地理信息数据服务的单位数量在逐年增加,申请离线传统成果的用户单位逐渐减少,导致社会各领域对测绘与地理信息的数字产品需求不断提升,纸质地形图提供量逐年减少。
(二)事业单位是测绘成果的主要使用者
从测绘成果的领用单位类型来看(见表3),除地形图外,其余测绘成果均是事业单位领用的比例最高。
(三)测绘成果以无偿使用为主
从测绘成果的使用方式来看(见表4),除地形图外,“4D”成果、测绘基准成果、航摄成果、卫星影像等测绘成果无偿提供使用比例均在七成以上。与成果领用单位类型对应分析可以看出,地形图主要向企业提供、有偿使用,其他成果主要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提供、无偿使用,且所占比重较高。
(四)成果的提供与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密切相关
从统计数据来看,成果提供数量突破较大的年份均有国家重大项目开展,如2011年进行全国第一次水利资源普查,1:1万地形图和数字栅格地图(DRG)数据领用量明显增加;2013年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启动,优于1米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提供量大增。从成果应用领域来看(见表5),测绘、土地、地矿、城乡建设与规划、水利水电、林业等领域测绘成果应用量较大,测绘部门主要使用已有测绘成果进行基础测绘生产和更新,开展数字城市、天地图、地理国情监测等重点项目的建设,以提供更优质的测绘保障服务;其他领域测绘成果应用量大与在这些领域开展的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新农村示范区建设规划、居民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输电线路改造、天然气管道建设、森林防火系统建设等重点工作密切相关。可见,测绘成果在服务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中发挥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三、建议
长期以来,测绘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信息保障,但也存在着测绘成果更新周期长、成果发布不及时、共享机制不健全、成果利用程度不够高等问题。面对社会各个领域日益增长的对测绘成果的需求,测绘地理信息系统要在不断提高测绘成果的多样性、及时性、便捷性等方面不断努力。
(一)缩短测绘成果的更新周期
针对地理信息数据源获取困难、成图周期长的问题,尝试采用新的更新方式,针对重点地区开展地理信息数据快速获取与更新,实现快速成图。要及时发布测绘成果,可以边生产边提供,加快成果提供和转化周期,提高现势性较强成果的利用率。
(二)完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制度
积极探索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测绘成果广泛应用,通过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项目合作,建立分工采集地理信息的合作机制,增强测绘部门统筹协调其他部门测绘工作的能力,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
(三)拓宽测绘成果应用服务的空间
紧密结合基础测绘生产,探索利用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开发适宜的地理信息产品为社会各界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的能力。建立应急测绘的技术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能力。进一步拓宽测绘成果应用服务的空间,提升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保障和服务能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