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直播 > 2016 > 《深入推进城镇化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 > 背景资料

城镇化要实行最严格生态环保制度

2014-03-18      来源:中国矿业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下称《规划》)3月16日正式公布。《规划》强调,要完善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为此,《规划》做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建立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二是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加快完善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开发管控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差别化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考核等政策。

  三是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制定并完善生态补偿方面的政策法规,切实加大生态补偿投入力度,扩大生态补偿范围,提高生态补偿标准。

  四是建立资源环境产权交易机制。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五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霖制制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