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耕地质量等级进行研究、评定,古今中外都在做,按资源禀赋不同,条件不同,服务目的不同,做法有些不同。国外有几大体系,联合国粮农组织、美国和加拿大、德国,大家都在做。我们这次工作实际上是一个整合性的,在技术方法上体现了多方面的特点,整合到一块,有一个多层次的分析。我们这次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他们的先进方法进行整合,组合到一个评价体系里面。关于技术体系本身,借用11位院士们的评价,具有开创性。
另外,院士们还评价,在工作上、规模上、难度上是国内外少见的。具体来讲,怎么做这个判断呢,我想说明几点:第一,这么大范围的事,我们可能是第一份,18亿亩;第二,在精度上是非常高的,18亿亩分成了一千万个单元,精度很高;第三,这一次是行政力量跟科技力量的一次大整合,行政力量是从部一直到县都有专门的行政组织保障;最后,在科技手段应用上,我们能够用到的先进手段这一次基本上全上去了。最后形成的这张图,实际上后台的东西非常大,一千万个单元,每个单元大概50到80个属性,加起来接近6亿基础数据的原始数据。
当然,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比如在适时监测方面,有效性、快速性监测更新方面,以及进一步细化深化方面还需要提高,需要进一步努力。但有了今天的起点,我想后面的工作会越做越好,会有保障。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