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自然之声

“来与不来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
——部机关第三批“三进四同”干部赴赣南学习锻炼纪事

2012-03-26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龙回仁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时间:3月6日

  地点:兴国县长冈乡国土所

  第一站之所以选择兴国县,是因为火车进入赣州地区的第一站就是兴国站。“三进四同”工作组成员——执法局查处二处副处长潘辉、办公厅秘书处蒋炯毅,就驻在兴国县长冈乡国土所。

  长冈乡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苏区时期,兴国县8万多人参军参战,长冈乡就有5000多人。兴国县56位开国将军中,长冈乡就有7位,是名副其实的“将军乡”。长冈乡是苏区模范精神的发源地。1933年11月,毛泽东曾在长冈乡走村入户,访贫问苦,写出了著名的《长冈乡调查》。

  3月6日下午,记者和潘辉、蒋炯毅,以及国土所女所长刘秀霞一起,冒雨来到合富村永富组的村民潘育洪家。潘育洪打算拆旧建新,“国土员”们来丈量四至。3个人拉着皮尺,在房子周围丈量、记录,然后在将要拆除的旧房子里,就地取一块拆下来的旧楼板当桌面,填写申请表格。

  从潘育洪家出来,记者去看了潘辉、蒋炯毅的住处。因为国土所没有单独的办公房,两人只好借住在石塘村村民谢元生家中。这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房主对两位北京来的客人热情而周到,房间布置得简单而温馨。

  回到国土所,潘辉、蒋炯毅谈了此番“三进四同”的感受。

  潘辉说,在长冈乡国土所学习锻炼,受益匪浅,可以用“四三二一”来概括。四是“四个更”:基层更苦,基层更累,基层工作更具体,基层更有发言权。国土所的同志要经常骑着摩托车下村办公,很苦、很累。他们对国土资源管理政策、制度、措施是否符合实际,更有发言权。

  三是“三个不一样”:来与不来不一样,想与不想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下来之前,有同志认为一个月根本干不了什么。来了之后,大家感受基层干部的酸甜苦辣,亲身实践有些是自己参与起草的政策、制度和规定,更有一番滋味。

  二是“两个不行”:光听不看不行,光说不做不行。以前的调研,更多是听听、说说,现在则更多的是亲眼去看,亲自去做。以前听说过新农村改造,拆旧居,向中心村集中。看到这些散落的自然村,马上就会想到,搞村庄整理,小村并大村,可以节约很多耕地。但是,到村里和村民交谈后,却感到这个过程并不像“1+1=2”这么简单。村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耕种、生活习惯不容易改变,再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向中心村集中的做法在有些地方并不可行。

  一是“一个应该”:机关干部确实应该多下基层锻炼学习。

  晚上,记者本想和潘辉、蒋炯毅同住在谢元生家中,但因为没有多余的房间,只好住到县城。在宾馆里,记者浏览了各分队(他们把每个组又叫做分队)的微博。每个分队都在新浪网开设了“三进四同”微博。每天晚上,各分队的干部都要写微博。

  在驻寻乌县文峰乡分队的微博上,几张小小的照片映入记者眼帘。这个分队的成员是两位女干部——储量司资料处副处长潘薪如和法规司协调处张颖。

  这几张小照片是典型的赣南农村土坯房。她们在微博上说:“看到这些土坯房子,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有些难过。一直都在享受城市种种便利的我们,应该为农村和农民做些什么了!”

  时间:3月7日

  地点:宁都县青塘镇国土所

  3月7日,记者离开兴国,直奔宁都。

  宁都组的成员是办公厅部长办胡善顺和勘查司行业处师磊,他们的驻地在青塘镇国土所。

  这个小组“三进四同”的具体安排可以概括为“三个板块一条线”:第一个板块是作为一名普通国土员,全面参与所里的各项业务;第二个板块是下到青塘镇各村,体验和了解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实际;第三个板块是到县国土资源局各股室,详细了解各项工作。一条线就是不管在所里、到局里、下村里,都要贯穿部党组提出的送政策、送服务,改进工作和完善政策(即“两送一改”)这条主线。

  记者到达宁都时,正好遇上胡善顺、师磊在县国土资源局了解情况。他们告诉记者,经过前一段时间在国土所的学习和工作,发现如果不全面了解县局的情况,就难以全面、深入地把握乡镇国土所工作的全貌和脉络。

  记者和他们一起,在宁都县局的各个股室学习。规划耕保股、地籍股、利用股、执法监察大队、土地收储中心……局里十几个股室,他们走了个遍。每到一个股室,都参与具体工作,了解工作流程,翻阅图表数据,查阅文件资料,并与股室的同志讨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完善政策的建议。

  县局办公室黄小春告诉记者,因为国土所生活条件差,考虑到他们是部机关干部,县里想特殊安排,但二人一概回绝,就住在国土所,吃在国土所食堂。两人都是北方人,不吃辣,但他们要求按当地的习惯正常放辣椒,因为怕所里的国土员吃不好。他们的口袋里都装了两样东西:笔和本子。不懂的问题都记在本子上,晚上还打电话问同事应怎么理解。在所里,他们每天早上起来都要打扫卫生,烧好开水,有群众来办事,热情地打招呼,倒开水,端椅子。村里的群众都以为所里来了新的国土员。

  第二天,记者来到青塘国土所,看到一楼的一块小黑板上,有国土所工作人员去向表,上面写着胡善顺、师磊的名字,他们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青塘国土所的普通一员。

  在所里,胡善顺、师磊按照所长李寿斌的安排,与其他同志一起,走进田间地头勘测定界,到村里调处农民用地纠纷,全面参与宅基地审批、农村土地使用证登记颁证等各项工作。

  孙屋村、社岗村、河背村……全镇总共11个村子,两人大部分去过。跟村干部了解生产建设情况和农村正在发生的种种变化;到老表家里拉拉家常,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到致富能手家里,学习他们的致富经;到生活困难的老表家里去,切身感受他们生活的艰辛,送上一袋米、一桶油,以及美好的祝福。

  记者问胡善顺,突然离家一个月,会给家里带来什么不便吗?他说,他有个9岁的女儿,在读三年级,因为工作忙,平时就没时间管家里的事,所以这次倒也没什么牵挂。而师磊却要克服一定困难,因为他爱人已怀孕5个多月。下来之前,他不得不把岳父岳母从黑龙江老家接到北京来照顾妻子。

  在和胡善顺一起下村的途中,记者在颠簸的车上记录着他此番锻炼学习的感悟。

  他说,这是一段非常难得的经历,收获是全方位的:一是了解了基层的实际情况;二是切实感受到了国土资源有关政策的实际效用,由此形成了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的具体想法与建议;三是接受了教育锻炼,基层的工作最具体、最实在,困难最多、问题也最集中,基层干部群众想出的办法最管用、创造的经验最鲜活,这些都是教材。

  晚上,记者依旧在网上浏览各工作组的微博。

  在安远组的微博上,记者看到两张图片,一张是一位身穿绿色围裙的美丽女子在锅边炒菜,另一张是她笑盈盈地端着一盘菜。说明只有四个字:热菜出锅。这位女子大概就是离退休文体活动处的任婕了,因为驻安远县孔田镇国土所工作组里,只有调控司调控分析处的张建军和她。在他们的微博上,记者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苦,也体会了他们的快乐。

  时间:3月8日

  地点:瑞金市黄柏乡国土所

  瑞金市国土资源局本已为记者在市内的宾馆安排了住处,但听说黄柏乡国土所有住处,记者执意要住到国土所去,和利用司市场处处长王薇、环境司监测处李建中一起,学习、锻炼。

  黄柏乡辖区内最偏远的村子凯丰村,距镇上20多公里,不通班车。汽车沿着崎岖的山路,需要行驶40分钟才能到达这个村。村庄依山而建,大部分房屋年久失修,道路崎岖不平,看不到成片的可耕地,但零星的耕地上已种上早稻,可以看出这里的村民很勤劳,很珍惜耕地。

  王薇从凯丰村回来后说,感谢“三进四同”,让我与这个山村有缘。否则,我就不会有机会去感受山村、了解山村,也不会结识淳朴、善良、干练的女党支部书记杨小华。

  那天,当王薇、李建中走进简陋的村委会办公楼,小华书记热情地拉着王薇的手说:“走了这么远的山路,让你们受委屈了。”她的热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杨小华说,村里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儿童。村民的收入主要是靠外出打工及养殖、种植脐橙,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多年来,从养殖、种脐橙到办村办企业,杨小华带领村民不断寻找致富路。

  王薇问:“村委会工作中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杨小华说:“是孩子的读书问题,村办小学危房改建的问题急需解决。”当她带着王薇、李建中走进校舍,听到的是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而看到的是简陋的教室和桌椅……这个画面深深定格在王薇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1960年出生的杨小华,19岁就在这个村当干部,1999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工资每月只有680元。乡里想调她回乡里工作,她婉言拒绝了,“我不仅是村干部,还是村里的医生。如果我走了,村民有个病痛怎么办?”王薇说,我被她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动了,久久不能平静,她是“红色故都”人的代表。

  王薇和李建中商定,在回京之前,还将再去一次凯丰村。“因为我们的心,已经留在了那里。”

  通过和农村干部的接触,王薇认为要做好农村土地管理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农村自治组织的作用。

  她告诉记者,他们已深入走访了9个行政村,有的地处深山,有的位于城乡接合部,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同,村情、民情也不同,土地管理的内容和重点是有差别的。她了解到,瑞金市大部分国土所只有4~5名工作人员,要开展工作,难度很大。而村干部了解家家户户的情况、掌握政策也最具体,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开展工作的桥梁和纽带。

  国土所所长刘军告诉记者,王薇、李建中从吃穿到住行,从工作到生活,都把自己当成了基层国土人。他们还多次跑征地拆迁现场,看增减挂钩项目,了解国土所建设,了解工业园区企业用地和建设情况。近20天来,他们已经跑了8个乡镇及黄柏乡共12个村28个小组,让基层的干部群众了解了国土资源部工作人员的作风,也实现了良好的互动。

  这里的夜晚极其安静,记者和李建中在国土所的办公室聊了一会,就回到房间继续浏览微博。

  记者看到会昌周田分队写了这样一条微博:在车心村走访,一村民向我们介绍了当年部扶贫中心赠书的情景,在《特种经济蔬菜栽培技术》书上,清晰地印有“赣南老区万村书库”的印章,落款是“国资部赣南扶贫中心”。一本本图书,见证了部与赣南老区人民的深深情谊。

  周田分队的成员是执法局查处一处副处长李江涛和地籍司监测与统计处赵伟。

  时间:3月9日

  地点:于都县罗坳镇国土所

  记者离开黄柏乡,直奔于都县罗坳镇,因为司机不熟悉于都的道路,车子转了几个圈子,才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国土所。门口站了一名男子,见记者下车,马上迎上来。

  “您好!我是杨尚冰。”记者心想,怎么是北京来的客人在路边迎接?但转念一想,这一路之上,谁又把自己当做客人呢?

  驻罗坳镇国土所的是勘查司行业管理处处长杨尚冰,以及邹威和吴晨。邹威和吴晨是刚过而立之年、颇具骨感美的女性,来到这里之后,出现了明显的水土不服,半个月过去了,还在吃中药。

  杨尚冰在他的房间接受了记者采访。通过跟国土员进村执法巡查,他切身体会了这项工作的累和难。

  累,是因为一级巡查区必须每周巡查一次,村与村之间相距较远,交通工具只有摩托车,有的偏远村庄还要步行,刮风下雨不能停歇。难,是在法与情之间,国土员的内心有时会十分纠结。遇到违法用地,国土员把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送交老百姓手中,心情会很复杂。拆掉一间违法房屋,就意味着一家人几年的辛苦积蓄化为乌有,这时常刺激着国土员的神经。他们只有不遗余力地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行为,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村民损失。

  杨尚冰告诉记者,他们还考察了一家铅锌多金属矿山,深刻感受到了民办矿山企业对地质矿产专业技术人员的渴求。

  该矿山已投产多年,中型规模,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名,只能从事最基本的矿山地质工作,无法开展较系统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类型、找矿标志等矿床成矿规律研究工作,无法满足矿山生产和深部外围找矿的需要。这既影响经济效益,也影响安全生产。

  杨尚冰决心回北京后,建议部、省国土资源部门加强公益性地质工作,提高研究程度和地质资料服务水平,为矿山企业提供科技支撑;研究制定地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划,特别是鼓励和吸引地质专业技术人才到野外一线工作的政策措施,为赣南地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提供人才保障。

  时间:3月9日晚~10日

  地点:赣县储潭乡国土所

  记者此行的最后一站是赣县储潭乡。驻储潭乡国土所的是执法局副局长王玲、地籍司登记处调研员卢立为和开发司煤炭处马小杰。3月9日晚上,记者请他们每人讲了个故事。

  王玲、卢立为是两位女同胞,晚上经常在一起聊天、看电视。那天,她们在看电视,无意间调到一个频道,正播放根据安徽小岗村原第一书记沈浩事迹改编的电影《第一书记》。她们说,要在平时,这种题材的电影可能不会看。可是那天,她们把这部电影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还热泪盈眶。

  卢立为说,以前在部里看过这部电影,但印象并不深刻,现在看这部电影却备感亲切,更受教育。“‘三进四同’让我们了解了赣南贫困地区百姓真实的生活,了解了他们的疾苦,也看到了许多像沈浩那样无私奉献的好干部。”

  马小杰给记者讲了个700元钱的故事。他们在走访田心村时,听村党支部书记谈到,田心村集体一年收入1.8万元,这些钱能起大作用。马小杰心想,区区1.8万元究竟能办什么事?

  今年2月,田心村一个养猪专业户养了50头猪,因为门前的泥巴路不好走,只能绕道相邻乡镇去卖猪,希望村里把路修一修。村党支部书记说,因为村里有集体收入,才能拿出700元买一车石子,村民出劳力把这条泥巴路铺成石子路,解决了村民卖猪难的问题。

  马小杰说,700元钱很少,但对这户村民来讲,铺设了这条石子路,解决了卖猪难的问题,就能更快更顺利地致富。赣州是国土资源部定点扶贫点,“由此我们考虑,在扶贫工作中,一方面要制定面上的扶贫支持政策,促进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结合当地实际,解决贫困乡镇、贫困村庄、贫困家庭的具体问题。”

  翌日,记者又和她们一起到储潭村焦下组进行卫片检查。

  在泥泞的工地里,在斗折蛇行的田埂上,在违法占地的小山顶,脚穿雨鞋的王玲总是身轻如燕,快乐前行。她们和县执法大队的同志一起,带上卫片疑似违法用地图斑,来到实地,对每宗图斑进行比对。

  王玲说,要不是到实地看了,很难体会到工作的艰辛,有时为核对一宗图斑,要翻好几座山,一天下来也只能对一宗地。王玲还发现,卫片图斑面积大于实地,有多种原因,有的是公路两边的切坡,有的是宅基地边上堆的杂物。

  “这些体验,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她说。

  时间:3月10日

  地点:赣县梅苑宾馆

  3月10下午,在赣县的梅苑宾馆,记者见到了从上犹县黄埠镇国土所赶来参加部省联合调研组与国土资源部“三进四同”干部代表座谈会的驻黄埠镇小组的两名成员——储量司综合处处长宋全祥、办公厅行政财务处山涛。记者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故事。

  宋全祥讲了一个“小羊书记”的故事。

  “小羊书记”本名刘雨,是黄埠镇党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叫他“小羊”,是因为他属羊,宋全祥也属羊,刘雨年龄比宋全祥小一轮。

  宋全祥说,“小羊书记”在工作中果敢睿智、细密慎行。有一天上午,宋全祥和山涛随国土所所长廖震在放线,被他紧急召回镇里,原来是在上丰村发现有违法占地情况,商议采取紧急措施。当天下午,“小羊书记”带队去了上丰村,与3处违法用地的村民进行沟通,阐明了征地拆迁、危房改造的政策,对未经批准私自占用土地建房明确了处罚意见,进一步说明如果违法建设造成危害,将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三户村民均表示将及时纠正错误行为。

  “小羊书记”也有自己的烦恼,因为经常加班,照顾小孩儿的事都交给了他爱人,小孩和他一点都不亲。宋全祥说,“小羊书记”是人民群众的好干部,“也是我们的好兄弟” 。

  山涛则谈了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思考:“我考察了两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模都在几千亩到万亩左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以更多地惠及农民。例如,是否可以尝试一种基本价格加收益比例的分配方式,以一种类似土地入股的形式,让村民或者村集体参与到企业经营中,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如此,村民或者村集体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项目中来,形成多赢的局面。”

  在王玲的建议下,记者参加了这个座谈会。会上,代表们的发言,正如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局长刘天增所评价的:这些建设性意见有分析,有思考,很实在,很实用,有针对性。刘天增表示,调研组将会把这些意见和建议带回部里。王玲也表示,所有“三进四同”干部锻炼学习结束后,会形成一个总结报告,提交部里。

  部“三进四同”干部下到赣州后,在当地产生了较好反响。

  座谈会开始前,记者请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赣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赖启华说说感想。他说,部工作组带着上级的政策,推动重点工作,带来了好的作风,体验百姓疾苦,关注基层现实,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

  赣县储潭乡田心村党支部书记潘昌雄对记者说,“他们从北京来,穿着雨鞋走村串户,上山查看地质灾害隐患点,我们很感动。我们看到了部里干部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