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媒体

“验收”别成“宴收”

2010-02-02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年终岁首,各类检查、考核、评比接踵而至。一些验收组成了“宴收组”,上午来,下午走,中午一餐酒,“伤财”又“劳民”。有人云:科室突击搞材料了,是达标评比要来了;职工食堂忙菜谱了,是官员视察要来了;桌上放现成答案了,是机关考核要来了。

美国《华尔街日报》曾发一篇文章,调查说中国九成以上公职人员亚健康,原因一为放纵,二是官场就职如高压锅里生活。仔细想来倒和检查、考核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放纵皆因“三公消费”(公款吃喝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如脱缰野马,而检查、考核就是马的缰绳。这条缰绳一勒就治得官员服服帖帖,一放就助腐败信马由缰。因此,检查、考核岂能不搞?

考核实为“敲打”,树立权威,省得底下人“不拿村长当干部”;评比多是“揩油”,年关岁末,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送上锦旗,也捞点年货。至于“酒精考验”的基层干部,乐得耍起“墙上功夫”,图表花里胡哨、统计能捏得出水,形式热闹只为报喜,掩盖矛盾立马达标。

泛滥成灾的考核、评比真应了庄子这句“无用之用为大用”。一审被判11年的陈相贵,正是利用各种官方评比,花50万元购买“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家”等各种头衔,从而诓得几万人投资内蒙古“万里大造林”项目,无用的评比成就了有用的欺骗。

现代政治文明要弱化“上评下”、强化“下评上”。前者可改为微服私访,既不扰民也能摸清真相;后者可多做些民意测验,让民众给官员优劣打打分,至于“数字出官”式的考核形式主义,还是歇了吧。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