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海洋

预报中心部署今年重点工作任务 推进海洋预报“芯片”工程

2022-02-11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贺靓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近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召开2022年度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2022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了预报中心2021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务。

  会上,预报中心主任、党委书记于福江作2022年年度工作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2021年预报中心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党组部署要求,持续推动海洋预报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重点部署了2022年重点工作。于福江表示,2022年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也是海洋预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预报中心要认真落实自然资源部党组各项工作部署,继续推动中心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巩固拓展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预警报业务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海洋预警报业务和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提升履行预警报服务核心职能的关键能力,支撑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服务国家重大涉海战略需求。

  会议提出,2022年,预报中心要着力推进海洋预报“芯片”工程,扎实开展质量守恒海洋环流数值模式(“妈祖”模式)研发应用工作,重点开展“妈祖”模式区域版本、数据同化模块、海冰模块研发,组织开展自主海浪数值预报模式研发,开展海表面动力高度、海表温度卫星融合数据产品研发;着力深化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扎实有效做好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等海洋灾害预警报和海上搜救、溢油、核污染等突发事件应急保障工作,将风暴潮、海浪预警时效全面延长到72小时,同时加强预报业务技术指导;着力发展海洋智能预报业务,推进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体系建设,开展智能海洋预报技术研发及业务应用,加强预报信息处理平台开发和改进;着力构建全球海洋预警报业务体系,主要海洋预警报业务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开展“海上丝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冰上丝路”预报保障系统业务运行,积极拓展极地观测预报保障;着力加强海洋预警报基础支撑能力建设,高标准开展预警报集成软硬件支撑能力建设,高质量推进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二期二阶段、公共安全信息化工程、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等国家重大专项;着力集聚海洋预报科技创新动能,积极争取各类项目支持,持续推进“科教融合”共建工作;着力提升服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国家重大海上作业生产、国家重大专项建设的综合海洋环境预报保障能力;着力提升海洋预警报宣传力度等。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