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国家海洋卫星山东数据应用中心揭牌仪式在位于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的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举行。
2019年7月,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山东省海洋局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海洋卫星遥感山东数据应用中心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建设国家海洋卫星山东数据应用中心。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山东数据应用中心高标准完成实验室改造、硬件采购和海洋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等工作,完全具备遥感应用基础条件。中心启用后,将充分运用海洋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大面积、实时、同步、连续而密集的海洋要素观测,为评估海洋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获取多种海洋环境信息和基本数据,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和山东海洋强省建设。
据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洋卫星可对海域环境实施大面积、实时和动态监测,并具备对全球大洋和南北极的探测能力。随着我国深远海开发、海域动态监管能力建设、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等海洋开发和观测活动的深入,海洋卫星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各行各业对卫星海洋数据的应用需求与日俱增。国家海洋卫星山东数据应用中心揭牌投用,实现卫星数据PB级管理、海洋卫星数据全处理、山东近岸高分数据近实时处理。中心建设成果可有效应用于海洋资源环境动态监测、海域海岛综合管理、海洋渔业生产服务、海洋灾害预警监测等方面。
“近年来,我们围绕高质量发展打造良好的海洋创新创业环境,搭建全要素的创新平台,加速布局一系列重大社会项目,为国家海洋卫星山东数据应用中心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场景,预留了广泛的合作窗口。”烟台开发区海洋经济发展局局长常胜军说。
在海域综合管理方面,中心可开展以区域用海规划实施、新增围填海动态变化、海域使用疑点疑区为重点的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或利用高分系列卫星数据对岸线信息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实现海岸线遥感监测,还可为海洋牧场的规划、建设和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在海洋资源环境动态监测方面,作为常规监测的重要补充手段,中心可提供海表温度、叶绿素浓度、悬浮泥沙等海洋资源环境信息数据,满足海洋资源环境全面立体监测需求。
在海洋渔业应用服务方面,中心可快速获取云图、风速、有效波高、海冰等数据,增加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有效提高海洋渔业作业安全,可对非法、无管制和未报告渔船实施有效监管和执法,还可为海洋渔业资源评估、渔情预报、鱼类栖息地分类与保护等工作提供支撑。
在海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海洋污染监测方面,中心可及时获取灾害发生的地理位置、影响范围及扩展方向,进而对灾害进行预测及评估,为决策部门提供救灾、减灾的辅助决策方案,还可进行海水水质评价,划分重点监测区域,确定污染源位置和类型,达到合理管理海域、分析环境变化和预测海洋生态状况的目的。
活动期间,山东省国土测绘院与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共同签署“共享共建”协议,联合推进全省自然资源陆地卫星与海洋卫星遥感数据应用。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