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海洋

二〇二〇年东海区首次断面调查圆满完成 断面调查不缺项 海洋数据不断档

2020-03-03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吕 宁 吴祥贵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截至2月27日13时30分,我们已进行了30个站位调查,圆满完成2020年东海区首次断面调查任务,即将返航。目前,全体队员身体状态良好,没有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2月27日16时,自然资源部东海局值班室收到调查队领队徐立峰的当日作业情况报告。
  
  “断面调查不能断”
  开展东海区断面调查是自然资源部东海局的重要职责。1967年以来,东海区断面调查从未缺项、数据从未断档,获取的监测数据已经成为东海区监测历史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断面调查做不做、怎样做?”成为东海局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在认真审查实施方案、后勤保障、任务可行性等基础上,东海局领导全面分析研判,认为“面对疫情考验,断面调查不能断”。随后,东海局立即部署调查任务和疫情防控工作,对人员隔离、物资配备、卫生防疫、应急预案、集结线路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按照要求,船舶管理单位东海海洋环境调查勘察中心、调查任务单位宁波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克服了春节期间防护物资紧缺等难题,积极开展各项航前准备工作。
  2月1日,调查任务承担船舶“向阳红20”船的全体船员集结完毕,等待调查队员上船。此前,船员们严格按照上海市政府关于做好码头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进行了自我防护隔离,每天测量体温、定时进行船舶消毒。所有物资补给由具有专门资质的企业消毒后运送上船。
  随后,调查队员也开始集结。2月13日上午,调查队员们或自驾、或在亲友护送下按时抵达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集结点。为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宁波中心站对集结路线进行了详细规划,要求队员不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集结点,行前必须测量体温。在宁波驻地至上海码头途中,中心站采取包车、中途服务区不停车、午餐自带等隔离防护措施。码头上设立物理隔离区,所有人员、物品、仪器必须经全面消毒后才允许上船。
  调查队员集结完毕后,东海局相关部门再次对人员活动轨迹进行核查,在确认船舶适航、航行作业保障、疫情防控预案、调查人员身体状况、防疫物资准备等均已到位情况下,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了调查工作安排和疫情防控情况。
  2月14日中午,“全副武装”的调查队员和船员经批准乘船起航。东海局主要领导在码头为调查队员送行,并再次就调查和防疫工作提出了要求,希望大家在圆满完成断面调查任务的同时,要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确保人员、仪器、设备“三安全”。
  主动请缨赴一线
  长期以来,开展东海区断面调查是宁波中心站的常规任务。此次疫情却带来了新难题,由于中心站199名职工里,有近1/3的职工不是本地人。如何挑选出一支精干的断面调查队伍,成为中心站必须应对的考验。
  为此,中心站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提早谋划、精细部署、压实责任,建立全站人员信息台账,内容涵盖近期行程轨迹、家属活动区域、居住小区、身体状况、是否与重点地区人员有过接触等,为调查队员筛选提供了第一手数据。
  根据海上调查实际情况,中心站进一步精简调查队员数量,初定了18人名单,这是历次断面调查队伍规模最小的一次。
  名单公布后,眼见名单上没有自己,技师陈小芳立刻向中心站领导请缨,主动要求参加断面调查任务。
  陈小芳是一名性格十分豪爽的汉子,今年4月即将退休。自1978年参加工作以来,他积累了40多年断面调查现场作业经验,工作作风一丝不苟,被单位里年轻人视为学习的榜样。
  考虑到他即将退休,初选名单里并没有陈小芳,家人也劝他:“船舱狭小封闭、容易感染病毒、风险系数高,要听从领导安排,不要在退休前再冒险。”
  即便如此,陈小芳依然向领导建议:“40多年来,我参加了数不清的出海调查,这次任务将是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断面调查了。我不想当‘逃兵’,让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留有遗憾,就让这次调查成为我的‘告别演出’吧。”
  面对陈小芳的一再请缨,中心站领导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批准其参加调查任务。
  海上防疫不“打折”
  断面调查任务以船舶为载体,一旦病毒在船舱内传播,后果不堪设想。限于断面调查工作实际情况,船员和调查队员必须集中工作生活,导致病毒感染概率加大,疫情防控工作异常艰难。
  起航伊始,调查队就成立了由领队、副领队、船长、大副、轮机长组成的防控工作组,统一部署、高效指挥,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确保海上作业安全和全体队员人身安全。
  “我们上船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展疫情防控教育,要求大家高度重视疫情防控,严格执行安全制度,熟稔《疫情处置应急预案》,按时对实验室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在调查队领队徐立峰看来,尽管此举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但却有利于保障队员身体健康和调查任务顺利开展。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航行期间,全体人员采取分时就餐制度,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一天测量两次体温等。按照要求,队员们即便是通宵进行调查作业,也都会自觉测体温、戴口罩。
  按照《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工作组协商决定,本航次作业过程中,全体队员不许开空调,从而降低感染病毒概率。
  航次期间,作业海域遭遇强寒潮袭扰,海上气温骤降,全体人员克服寒冷天气影响,经常和衣而眠,确保规章制度得以严格执行。
  经受恶劣海况考验
  根据任务安排,本航次部分站位调查取样必须在2月21日24时前完成。
  但天有不测风云。自2月14日开始,东海海域突然受到强寒潮袭扰,连续多天出现大风浪天气,导致“向阳红20”船无法出航。见此情景,调查队员们非常焦急,只能一边收集气象预报资料、摸清船舶与调查仪器在大风浪环境下的工作状态,一边调整优化作业方案。
  2月18日清晨,虽然作业海区海浪依然较大,但海上风力有所减弱。调查队立即对全体队员进行思想动员,决定顶浪出航。
  2月23日夜间,作业时牵引大型CTD(温盐深)仪的万米绞车突发故障,无法使用。调查队员临危不乱,首先将已经入水的60米钢缆打捞上来。面对万米绞车难以立即修复的困境,调查队立即采用备选方案,利用右舷小绞车挂备的小型CTD仪与有机玻璃采水器相配合,继续开展调查作业。
  难题接踵而至。在大风浪的助推下,采水器也被船舷磕碰得几乎破碎,无法使用。第一时间,调查队向岸基指挥中心发出协助请求。接到命令后,宁波中心站所属的嵊山海洋监测站工作人员克服困难,乘船及时把采水器送上“向阳红20”船,确保剩下调查任务顺利完成。
  目前,2020年东海区首次断面调查已进行了30个站位调查,开展了海洋水文、气象及化学监测项目23项,采集水样近1100个,获取现场监测调查数据约1200组,航行超1800海里,圆满完成断面调查任务,后续的实验室数据分析将待船舶到港后及时展开。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