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报讯 近日,山东省威海市2011年海洋公报正式出炉。与去年相比,今年增加了海域使用情况公报,首次“晒”出了近岸海域资源家底,基本反映了该市近岸海域的环境状况与变化趋势。
2011年,威海在近岸海域共布设各类监测站位270余个,取得监测数据3000余组,监测面积11449平方公里。今年的海洋公报包括《2011年威海市渔业生态状况公报》《2011年威海市海洋环境公报》《2011年威海市海域使用公报》。
威海市海洋环境公报显示,2011年全市近岸海域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占监测海域的88%以上,87.5%监测站位监测的沉积物质量等级为良好。与2010年监测结果相比,二类海水水质海域面积基本持平,三类海水水质海域面积增加,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水动力条件较差的海湾近岸区域。全市近岸海域海洋生物较丰富,物种分布均匀,群落结构稳定,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公报还显示,到2011年底,威海海洋保护区面积共计10059公顷,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规划总面积17067公顷,全市海水增养殖区总面积13.3万公顷,该市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能较好地满足海域使用要求,海洋保护区和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和保护目标良好,生态系统基本稳定。
威海市海域使用公报第一次明确了该市海域范围、海岸线、海湾及海岛等海域资源空间及其分布特征,对威海海域开发利用现状和重点开发区域用海情况进行了总结及海域使用分析。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