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地方动态

德阳市强化地灾防治工作 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02-18      来源: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一是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德阳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别是在筠连县滑坡事件后,市委、市政府紧急召开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灭火及安全生产会议,强调要深刻吸取教训,压实责任链条,启动为期1个月的“地质灾害风险隐患专项摸底排查”行动。会议明确要求属地党委、政府和市级各级部门严格落实“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并通过“预警信息末端反馈机制”确保指令直达基层。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江涛主持召开党组会,强调全局上下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山体滑坡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与省、市相关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深刻汲取近期各类事故教训,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把安全工作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头,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二是全面排查,消除隐患。德阳市局等部门迅速行动,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隐患点+风险区”双排查模式,重点针对龙门山断裂带、龙泉山断裂带等高风险区域进行勘查。截至2月13日,委托8支专业队伍32名专业人员,按照“隐患点+风险区”要求,已复核排查隐患点364处(在册隐患点155处、已销号隐患点209处)、在建工程3个,评估已完工地灾治理项目94个,暂未发现新增隐患。 
  三是强化监测,提升预警能力。德阳市构建“技防+人防”立体监测网络。投入2557万元建设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整合气象、水利等11个部门数据,实现“一屏展示、一网统管”;在绵竹、什邡部署多灾种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雨水情及地灾点动态,建立县、乡、村三级预警责任人队伍10192人,2023年通过“叫应”“喊醒”机制成功避险22起,避免657人伤亡,2024年累计发布预警信息8.5万条次。  
  四是广泛宣传,提高群众防灾意识。实时开展全民识灾宣传,编辑地灾快速识别短信7条,一周一轮受威胁群众全覆盖,提升广大干部群众识灾、救灾、避灾能力和参与积极性,正在制作识灾避灾有奖报灾动画,通过电视台、融媒体等载体不间断宣传,切实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打赢地灾预防全民攻坚战。构建地质灾害有奖报灾机制,设立地灾2533000有奖报灾热线,24小时专人值守,核实即奖,单次奖金1000元—10000元,特重大成功避险最高奖励10万元。
  五是强化责任,确保工作落实。德阳市将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市级督查民生实事,明确市、县、乡三级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核心,通过科技赋能、机制创新、全民参与,构建起“监测-预警-避险-治理”全链条防治体系。2025年将重点推进新一轮山洪地灾避险搬迁专项调查,探索开展抽水蓄能等生态治理项目,为全省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德阳样本”。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