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地方动态

鞍钢:“提铁降硅(杂)”技术年创效益逾28亿元

2014-11-06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王琼杰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每年少消耗原矿1200万吨,创造综合效益28.7亿元。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实施“提铁降硅(杂)”技术以来,铁精矿品位和选矿金属回收率明显提高,矿耗和综合焦比等指标显著下降,创造出良好的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

  自2000年以来,该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提铁降硅(杂)”攻关研究。针对鞍山地区铁矿物含铁成分复杂,既有磁铁矿、赤铁矿,又有氧化矿、半氧化矿,以及少量褐铁矿、碳酸铁、硅酸铁等,而杂质成分却比较单一,以二氧化硅为主的特点,该公司采取“逆向思维”,由“选铁提铁”转为研发“提铁降硅(杂)”技术。该项技术应用以来,鞍钢铁精矿品位提高了3.06个百分点,铁精矿二氧化硅含量下降了4.5个百分点,入炉矿品位提高5.4个百分点,高炉利用系数提高了0.35吨/立方米·天,矿耗下降了190千克/吨,综合焦比下降了54千克/吨,每年为企业创造综合效益高达28.7万元。

  该公司实施此项技术后,选矿金属回收率达到87.05%,比2000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少消耗矿石约300万吨。另外,铁精矿品位提高后炼铁入炉矿品位也相应提高,高炉矿耗下降,使得鞍钢炼铁每年少消耗原矿900万吨,这两项降耗相当于每年少消耗原矿1200万吨,相当于一座特大型铁矿山的年产量。

  据悉,此项技术成果还曾获得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