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内上学,10分钟内入托,10分钟内就医,10分钟内乘车,10分钟内购物,10分钟内健身”,这种便捷的生活方式,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榆树镇百姓过去不敢想象的,但现在都变为了现实。当笔者近日随辽宁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现场会考察团来到榆树农垦佳苑小区时,被这里居民灿烂的笑容打动了。
现如今,农垦佳苑居民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小区环境整洁优美、设施齐全,物业管理规范。教育中心、乡村少年宫、文化体育中心、医疗卫生中心、社区服务室、供暖中心、商业中心、人民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和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培训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环绕在小区周边,俨然一副都市社区的景象。而就在两年前,榆树镇还不是现在这番景象。那时镇内村民居住分散混乱,房屋破旧简陋,最远的居住点离镇中心10公里,交通闭塞、公共资源缺乏,生活条件恶劣,大伙儿的生产生活极为不便。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得益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开展。笔者从辽宁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现场会上了解到, 2010年大洼县被列为辽宁省唯一的全域城镇化试点县、城乡一体化工作试点县。自2009年启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以来,大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政策机遇,坚持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利用增减挂钩统筹推进城乡发展。2011年,农垦佳苑小区作为大洼县榆树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迁安置区,一期工程的18栋楼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竣工,当年入住”,安置农民740户。这让当地农民尝到了甜头,使增减挂钩工作得到了农民的肯定和支持,同时成功破解了当地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难题,仅农垦佳苑一个安置项目,就节约出建设用地1400亩。
农垦佳苑安置工程只是大洼县增减挂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一个缩影。在辽宁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现场会上,大洼县增减挂钩工作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被得到推广。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赵延庆要求全省各有关地方进一步规范管理,严格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切实把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做成“利国利民,利城利乡”的好项目。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