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地方动态

守护生命 守望家园
—— 绵阳市国土资源系统抗击特大洪灾纪实

2012-08-31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郑 荣 卫 江 永 久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8月16日~18日,四川省绵阳市安县、北川、江油、平武等四县(市)突遭持续特大暴雨袭击,引发多处地质灾害,安县新增地质灾害点111处,北川陈家坝8座便民桥被冲毁,老县城泥石流排导槽被损毁120米……

  面对5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绵阳市及时启动紧急预案,紧急转移4000余名群众,避免了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事件发生。

  8月18日,绵阳市委书记罗强、市长林书成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分赴安县、北川查看灾情,指导救灾工作。市政府分管领导赶赴高川乡灾情最前线,现场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陈立随、副局长李光德一行徒步4小时到达灾害现场,加入市抢险救灾工作组。各地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迅速开展道路、电力、通信抢通、灾民安置、搜救失踪人员、保障应急抢险物资等抢险救灾工作,确保灾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

  在紧急转移群众过程中,灾区基层干部尽职尽责、不惧艰险,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甚至牺牲了性命。高川乡纪委副书记、党政办主任杨洁组织群众疏散时被山洪卷走,不幸遇难。

  持续的特大暴雨导致全市发生多起山体滑坡、崩塌情况,频发的泥石流则进一步加剧了灾情。在高川场镇后山的塘房沟,地震导致的潜在松散物质达332万立方米,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绵阳市投资1000多万元的塘房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对减轻地灾带来的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暴雨来袭后,泥石流拦挡坝设计库容被一次性充满,阻挡了10多万立方米的泥石流冲向场镇,保护了场镇基础设施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甘沟泥石流治理工程、琵琶沟泥石流治理工程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将数十万立方米的泥石流阻“栓”在沟内,保护了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地质灾害频发,部分治理工程严重受损,多处泥石流拦挡坝已成零库容,对再次可能发生的灾害失去了防御作用。

  对此,绵阳市国土资源局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为科学防御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要求有关地区对零库容治理工程实施“清库”工程,对受损的治理工程立即开展修复工作,避免再次发生地质灾害危及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受市、县国土资源局委托的909地质队已经进入安县、北川开展应急调查工作,成都水文队也已赶赴北川县开展治理工程项目调查复核工作;受市国土资源局邀请,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也已赶赴北川指导编制受损工程抢修方案。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