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两岸合作先行先试区的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各项规划建设正紧锣密鼓展开,其区域地质条件如何?对今后的城市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又有哪些影响?由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完成的《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1∶5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项目给出了答案。近日,福建省地勘局向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通报了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1∶5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成果。
该项目于2009年7月启动,主要对平潭县的地下水资源、岩土体空间分布规律、工程地质特征等进行调查,对区域地表稳定性及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项目由福建省地勘局所属的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共完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371.9平方公里。经调查,平潭岛全新世以来地壳运动频繁,主要表现为断块差异性升降运动,留下了断裂遗迹,建议进一步开展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城市地质工作。调查还发现了火山遗迹、地震遗迹等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地质现象,并首次在东南沿海地区发现滨海雅丹地貌和“风棱石”特殊地貌,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根据调查,福建省地勘局还从断裂构造对城市规划建设安全性的影响、工程地质条件对城市建设适宜性的影响、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海砂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对今后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的规划建设提出了建议。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