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保行动”开展以来,陕西省宝鸡市国土资源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决策以及部厅保障经济增长、坚守耕地红线的要求,提前介入,主动作为,依法监管,高效服务,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和及时有力的工作,促进“双保”取得实效。
建立用地台账,简化办事流程
今年以来,宝鸡市国土资源局把服务保障的重点放在扩大内需保障经济发展上,采取得力措施,确保重大建设项目合理、合法、科学、及时用地。
建立用地台账。2009年,宝鸡市重点项目多,投资规模大。从去年底开始,市国土资源局深入各县区现场办公,与县区长座谈,了解各县区灾后重建、重点建设项目、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计划,按照轻重缓急和用地时序,建立全市供地、用地台账,明确预审、报批、征地、供地时限,使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与项目建设对接,保证项目用地依法依规。
简化办事流程。宝鸡市局在全市开展了用地预审、土地报批、土地征收、土地供应调研,并提出规范性意见,明确用地预审随到随审,一些过程性程序不走,最长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报件资料也进行了压缩。市局对项目用地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厅室”办公室,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对项目用地实行领导包抓制,责任到人,任务到人。今年以来,全市预审建设用地12宗,共1400多亩,涉及重点建设项目用地3宗,共1300多亩;上报建设用地9个批次19个项目,共4700多亩。
严格管理制度,坚守耕保红线
宝鸡市局认真履行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责,严格执行两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把耕地保护责任向最前沿延伸。宝鸡市各级政府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第一责任人制度,每年市和县区、县区和乡镇政府、乡镇和村委会、村委会和村民小组都要层层签订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今年还设立了基本农田保护基金,确定试点,积极探索农户基本农田保护奖惩办法。
把土地开发整理向标准化推进。今年以来,宝鸡市局提出,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坚持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相统一的土地开发整理新思路,促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向规范化推进。制定了《宝鸡市土地开发整理办法》,规范造地和管理行为,建立了市、县(区)两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备选、计划投资储备库。今年,按照标准已完成2600亩土地复垦开发,完成并等待验收的开发整理项目涉及土地3万亩。
把挖掘土地潜能向全方位拓展。宝鸡市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推进农村宅基地复垦整理工作的意见》。为了推动“空心村”整治,在岐山县召开了“空心村”整治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提出把“辖区自然村和村庄周边长期不用的空闲地、闲置两年以上和废弃宅基地、移民整体搬迁后的空闲宅基地、新农村建设规划拆除的村庄用地及其他应该依法整治的土地”列为整治范围,明确今年全市要完成整治“空心村”30%以上,整治规模6000亩,预计新增耕地5500亩。
加强执法监管,防止违法反弹
宝鸡市局坚持一手抓服务,一手抓监管,以强有力的执法监管,维护土地管理的良好秩序,防止违法行为反弹。
编织执法网络,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今年,按照“党委政府主导、相关部门配合、联手执法监管”的原则,宝鸡市局积极推行国土资源执法机制,建立了政府领导包抓、局领导包片、国土所长包乡镇、国土监察员包村组的“四包”机制,推行“国土动态查、上下协手查、多方联合查”的制度。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了国土监察员监督岗,全市聘用国土监察员2100多名,并制定了“一日一联系、一周一报告、一月一例会、一季一检查、一年一考核”的管理制度,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左右配合、上下一体”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系。
突出执法重点,加大卫片核查力度。在“双保行动”中,宝鸡市把“双保”的重点放在第九次卫片核查工作上,市政府成立了第九次卫片核查领导小组,国土、公安、纪检等部门联合执法,对全市134个图斑涉及的144宗地,逐一进行核查。在核查中,针对一些人依法用地意识不强的问题,对县区长和部分用地单位领导开展了15号令的专题培训。
严格实施问责,公开查处违法案件。在卫片核查中,宝鸡市实施综合整治,对违法用地行为决不手软。目前,全市共清理查处卫片执法发现违法用地1000余亩,收回土地708.6亩,复耕复种土地580亩,收缴行政处罚款300.99万元,移送公安机关调查处理案件5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2件,向各级监察机关建议党纪政纪处分9人,已经落实党纪政纪处分3人。(段安武)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