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督察

湖南株洲着力整改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 加强耕地保护 守牢“饭碗田”

2024-11-04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龙重耳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为进一步强化激励驱动,株洲市对于耕地保护先进县(市、区),每年奖励28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机制激励县(市、区)整改积极性,对于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实施3万元/亩的异地恢复耕地费用缴纳机制,倒逼县(市、区)加强耕地保护。

  今年以来,湖南省株洲市围绕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全面加速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截至10月25日,株洲市对于国家、省级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率分别为91.05%、80.96%,成效显著。

  株洲市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多次部署自然资源督察和耕地保护工作,直接调度并现场督导整改。分管副市长多次组织整改调度会,推动问题整改。同时,株洲市将整改工作纳入市政府重点工作和“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对整改退返率高、整改进展滞后、问题突出的县(市、区),采取工作提醒函、实地专项督导和提级查办等措施,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为加快推进整改工作,株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台“百日攻坚”行动方案,成立由局领导带队的分片督导小组,多次实地督导违法问题整改,并组织科室会商解决县(市、区)困难。该局督察办公室开展全面梳理,建立问题总清单,根据问题性质进行细化分类,将9县(市、区)分为3个片区组,明确各责任主体,分片指导并负责审核销号等工作,加快问题整改。同时,株洲局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多次主动牵头组织农业农村、交通、水利、林业等部门会商,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整改合力。该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召开深化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综合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综合整治的通知》,有效解决整改工作中部门职能不清的问题。

  为进一步强化激励驱动,株洲市出台《株洲市田长制工作考核实施细则》《株洲市耕地保护以奖代补机制实施办法》等,对于耕地保护先进县(市、区),每年奖励28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机制激励县(市、区)整改积极性,对于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实施3万元/亩的异地恢复耕地费用缴纳机制,倒逼县(市、区)加强耕地保护。该市还强化相关部门与纪委监委的贯通协作,先后开展专项检查10余次,形成高压态势,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此外,株洲市注重加强长效管理,编制《株洲市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带位置下达,将各类对耕地的占用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落实耕地后备资源和可恢复资源到具体地块,解决占补平衡管理的空间和资源保障问题。同时健全耕地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创新“省、市、县”三级联审机制,充分融入铁塔视频监控技术,特别是运用北斗技术搭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防控应用场景建设,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新增违法占用耕地问题。建立违法占用耕地问题整改“回头看”机制,防止虚假整改等情况发生,确保各类问题真改实改,让整改后的耕地能够长期稳定利用。

  下一步,株洲市将继续加大整改力度,确保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同时以铁腕手段遏制新增违法占用耕地问题发生,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守牢“饭碗田”。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