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综合 > 自然资源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 > 行业扶贫

地质调查多方面支撑河北张北脱贫攻坚

2020-08-18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刘晓慧 孙倩 谭科艳 宋绵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日前,在河北省张北县召开的北京市西城区对口支援张北县地质调查工作扶贫成果移交会议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将支撑服务张北县脱贫攻坚的地质调查成果移交给张北县政府。

  会议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西城区政府和河北省张北县政府共同组织,移交的成果包括《张北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支撑服务脱贫攻坚成果》《张北县水文地质调查支撑脱贫攻坚服务成果》《北京及周边地区综合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脱贫攻坚成果》3份成果报告,以及《张北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支撑服务脱贫攻坚成果(图集)》《张北地区2020年生态地质调查图册》《张北县自然资源图集》3本图集。

  据悉,自2018年起,在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对口帮扶张北脱贫攻坚的基础上,中国地质调查局聚焦张北地区饮水安全、特色农业、生态地质等方面,先后投入经费2845万元,部署实施了“京津冀鲁耕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河北张家口地区综合地质调查”“燕山-太行山连片扶贫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太行山北段综合地质调查”“北京及周边地区综合地质调查”共5个地质调查项目,取得了显著效果。

  其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按照统一部署,在张北地区综合地质调查中推进1∶5万生态地质调查,针对沙质荒漠化和盐碱荒漠化两种生态问题,提出修复建议;建立“精准脱贫生态修复示范基地”,提出“根系微障—生物质炭”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在保水保肥、提高地力、“以肥代药”等方面效果显著,在防治“重茬”病害的同时有效防止重金属污染,切实解决了生态问题区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为农特产品的提质增值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下一步,中心将在1∶5万生态地质调查基础上,持续完善张北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区划,深入开展元素与人体健康方面的研究。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地调中心在张北县开展地质调查精准扶贫工作,一是服务民生,破解“两不愁”安全饮水难题,实施探采结合井15眼,总出水量7000立方米/天,直接解决两面井乡、公会镇集中安置区及6个村庄1.6万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二是聚焦扶贫产业,保障养殖产业用水,为张北县重点扶贫项目“3000头奶牛养殖扶贫项目”成功实施2眼探采结合井。三是深度挖掘张北县优质自然资源,调查发现35处偏硅酸型、锶型、锶偏硅酸型矿泉水点和70余处包括火山地貌、橄榄玄武岩地层剖面、瀑布等地质遗迹,为张北县培育优质矿泉水产业、拓展全域旅游提供地质支撑。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在张北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完成张北县全域1∶25万多目标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以及1256平方千米1∶5万和1∶10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划定绿色优质土地1075.19平方千米,其中优质耕园地7516万亩;圈定富硒土地47.38平方千米;建立张北县农产品产地溯源系统,做到“一品一码”。

  此外,天津地调中心、水环中心联合张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系统梳理水土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编制了《张北县自然资源图集》。

  据了解,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项目实施单位将继续加强与西城区政府的合作,发挥地质科技优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张北地区乡村振兴、升级为“京津冀地区生态担当”提供支撑。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