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 > 科技发展 > 科研平台 > 野外科学研究观测基地

“伟大不需要豪言壮语”

2011-03-14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周怀龙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您看过电影《山楂树之恋》吗?里面的男主人公是一名地质队员。当今的青年地质队员是社会最辛苦的一个群体,他们一年中有很长时间工作在野外,为祖国找矿、排查地灾……”在全国政协青联组,记者围绕《山楂树之恋》的主人公“老三”与全国政协委员、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聊开了。
“地质勘探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因为工作性质,地质队员常年工作在野外,生活艰苦,我非常敬佩地质人的那种情怀。”对于地质队员的敬佩之情,朱军溢于言表。他回忆,早年在兰州军区时,经常能够碰到地质勘探队员。他们经常在那个地区找矿,“听说我们去了以后经常会过来找我们,在一起喝酒、唱歌”。
“就是因为这些人心甘情愿地默默付出,我们国家才发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但他们的付出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因此,这个群体其实更应该赢得社会的尊重。”朱军说:“我觉得首先要让社会了解这个群体,了解地质队员的工作、生活,让全社会共同关注。”
朱军说,地质队员工作的场面并不壮观。他们总是三五成群出野外,一出去就是三五个月,甚至半年。知道的人能想到他们找矿的艰辛,但更多的人并不了解他们的工作。他们所承受的那种孤独、寂寞,是很多人所难以想象的。
如何才能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地质工作者和地质事业?记者向这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抛出这样的问题:“假如让您做一期地质工作者的节目,您会怎样诠释地质队员的生活和他们的精神世界?”
朱军稍作沉思说:“我一定让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我会问地质队员们每次出去多长时间?在没有人烟的地方怎么度过?找到矿时会是什么心情?”
“我会问在他们队里年纪最长的人的故事,问他们在外边怎么洗衣服,回家后见到家人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我会把地质队员生活中的所有细节全部还原。让大家知道,其实伟大不需要豪言壮语,甚至不需要再用嘴去说!”朱军告诉记者。
他给记者讲述了一个随时准备在战场上牺牲的年轻人的故事。在节目里,朱军挖掘了年轻人生活的几个细节。他说,“那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其实是年轻人已经做好了为事业献身的准备。试想一个愿意把生命奉献给自己事业的人,你还有什么理由怀疑他对祖国的忠诚呢?”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