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在200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全球矿产品市场展望会议上,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安建在演讲中指出,铁矿石高价位损害供需双方的长远利益。
王安建回顾了世界铁矿石价格近年来的走势。他说,2003年以来,一改过去20多年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世界铁矿石价格连续暴涨。铁矿石协议价格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较上年上涨了71.5%、19%和9.5%。中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从2002年的每吨25美元上涨到2007年的约每吨75美元,5年间上涨幅度高达200%。
王安建指出,“如果联系到近年来中国因素推动世界铁矿石需求高涨,并占有世界铁矿石需求增量的90%、进口总量40%以上的事实,以及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三国铁矿石出口占世界贸易77%,其中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大公司控制世界贸易总量67%的供应格局,铁矿石价格暴涨的背景就不难理解了。”
与众多对铁矿石价格作出上涨预测的观点不同,王安建在演讲中更多地侧重于对当前世界铁矿石供应格局进行可持续性分析。“当前,高价位运行的铁矿石价格将会对世界铁矿石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他说,“一会刺激中国低品位铁矿石产能的快速增长,二会促进中国对钢铁产能和出口的限制,三会降低境外铁矿石进口份额。结果就是损害供需双方的长远利益。”
王安建分析说,短期看,高价位给国际铁矿石垄断供应商带来了巨大利益。从长远看就像一把双刃剑,对供需双方均带来潜在的巨大损害。高价位运行的铁矿石价格,推动了中国大量低品位铁矿石快速增长,近年来的矿山生产实践表明,这部分资源的矿山开发成本处于每吨240元~380元,与2007年铁矿石到岸价75美元相比,具有巨大的开发优势,这部分产能建设的潜力不可估量。同时高价位也促进了中国控制钢铁产能和限制钢铁出口的决心,降低对境外铁矿石进口的依赖,一方面会使国际供应商损失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并使其新的产能建设面临风险,另一方面中国大量开采低品位矿石不但要付出额外的环境代价,同时脆弱的铁矿产业也面临宏观调控等巨大风险。
“理智的比较短期与长期利益得失,合理制定铁矿石价格,才能促进全球铁矿石资源与产业的有效配置和持续发展。”王安建认为,“从中国钢和铁矿石供需趋势、中国铁矿石生产成本以及资源保障等方面初步分析,当前中国铁矿石进口到岸价保持在每吨55美元将有助于世界铁矿石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