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银国际首席执行官王岩指出,金融危机的出现,全球矿业企业将面临新一轮的行业大洗牌。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中国矿业企业应大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重组和并购等手段,积极推进中国矿业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王岩指出,2003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周期性扩张的背景下,矿业尤其是最具竞争力的领头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国际化程度也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003~2007年,全球四十大矿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8%,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82%,前八大企业控制了全球矿业供给的近50%的市场份额。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矿业企业的规模偏小,国际市场的定价能力较弱。从利用资本市场的情况看,中国矿业公司近年来的上市数量虽然增加了,但在国际大型矿业垄断集团的高度扩张和积极重组的背景下,中国矿业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实际上是相对下降的。
王岩认为,随着全球金融泡沫的破灭,全球矿业并购的数量和金额都将出现较大下滑,超高速发展的矿业企业将通过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加速行业整合。这对于资源相对紧缺的后发国家,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而且在经济调整期,全球并购的数量和金额都有可能在短期内急剧下降。但基于目前各国企业对资源垄断程度的重视,在各国政府的支持下,能源及矿业领域并购案仍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并购市场的主导力量。
在谈到如何把握这一机遇时,王岩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主要国家的矿业市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也为为中国矿业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中国矿业企业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快行业的整合与重组及国际化经营的进程。这不仅是中国矿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更关系到中国的矿业经济安全。(记者 于德福)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