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是国家支农、惠农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近年来,湖北省国土资源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目标,围绕省委、省政府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农业等“三农”工作重点,聚合资金、集中力量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走出了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土地整治之路,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2004年以来,湖北省共实施国家和省级土地整治项目947个,建设规模1607万亩,投入资金282.7亿元。其中,土地整理项目610个,建设规模1300多万亩,投资152亿元;低丘岗地改造项目227个,建设规模近300万亩,投资48.8亿元。湖北省按照“突出重点、培植亮点、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思路,土地整治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和拓展,实施了高产农田建设工程、仙洪试验区土地整治工程、城乡一体化土地整治工程、脱贫奔小康土地整治工程、血防“兴地灭螺”土地整治工程、低丘岗地改造工程。此外,还安排实施了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三峡“移土培肥”和坡改梯、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等土地整治工程。2010年,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批准了湖北省南水北调汉江沿线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和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工程,作为部省共建工程,湖北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既有重大工程又有示范建设项目的省份之一,两项工程建设规模814万亩,总投资139亿元。
通过多年的努力,湖北省土地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同时,夯实了农业基础,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一是进行土地平整,规整田块,实行格田化布局,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耕作;二是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修建各类渠、沟、涵、闸、泵、坝等,项目区农田有效灌溉率达到85%以上,排涝能力达到能抵御20年一遇的洪灾,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增强了抗灾能力;三是建设田间道路工程,修建田间道和生产路,完善交通路网,极大地方便了农产品的运输。四是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实行迁村腾地和中心村建设,美化了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民生改善,使土地整治真正实现了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五是连续13年保持全省耕地占补平衡,确保了耕地保有量目标的实现,保障了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用地和公路、铁路、电力等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需要。
湖北省土地整治事业走过了努力实践、改革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成果。湖北省土地整治的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国家先后两次在湖北省襄阳市和仙洪试验区召开现场会,推广全省经验。湖北省委、省政府对省土地整治工作给予了“成绩巨大、作用巨大、影响巨大”的评价; 2009年1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了《土地整治惠农家》专题,对湖北省土地整治工作进行了深度报道。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