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条“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区域布局规模化、土地利用高效化”的新路子
粮食主产区简介:河南省邓州市地处豫西南边陲,耕地面积257万亩,基本农田面积217.5万亩,是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也是国家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之一。邓州市粮食生产实现连续8年增收,连续6年粮食总产突破20亿斤,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田间硬化道路阡陌相通,排水沟渠纵横相连,白柱红顶井亭灵巧别致,变电房、高低压线路配套齐全,路边林木迎风挺立,项目区标志牌熠熠生辉。这就是邓州市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的亮丽景象。该市积极探索全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和建设的新路子,实现了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四赢”效果。
高位启动,多措并举推进示范区建设。邓州市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统筹谋划,高位启动示范区建设,并以行政问责为抓手,以部门联动为平台,构建共同责任机制,强化目标责任落实。邓州市实行基本农田三级保护责任制和年度考核制,市长、乡(镇)长、村委会主任为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市、乡、村、组、农户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个人责任。同时,明确了国土、农业、水利、林业、建设、财政、审计等部门在耕地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全面实施了土地协管员制度,在全市聘请了578名土地协管员。自2007年开始,该市率先实行耕地保护乡镇长离任审计制,先后对13位乡镇长进行了耕地保护离任审计,有2位乡镇长和16位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因耕地保护工作不力受到责任追究。此外,邓州市全面推进以“空心村”整治为主的“三项整治”工作,5年来整治面积4.2万亩,新增耕地3.6万亩。
高标准建设,切实提升基本农田质量。邓州市的高效优质农田由原来 69.16 万亩提高到85.4万亩,提高了8 个百分点,粮食单产亩均增300斤左右,农民年增收效益1亿多元。
邓州市借鉴四川、重庆城乡统筹、国土资源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在桑庄、腰店两个乡镇建设国土资源综合整治示范区。示范区以土地整治项目为依托,整合农综、交通、农业、电力、水利、林业等12个部门的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变分散建设为规模开发,投入整治资金1.04亿元,开展了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整治基本农田5万亩,建成了“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农业优质高效”的农业示范区。此外,该市借助科技手段对全市基本农田全部推行了测土配方施肥、绿肥种植、秸秆还田、沼气肥田等手段,加大对使用有机肥料的扶持力度,培育基本农田地力,提高耕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高位管理,凝心聚力建优质农田。邓州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了政府主导、国土部门搭台,建设、规划、农业、财政、水利、交通、监察等部门通力协作工作格局。资金保障坚持以国土部门土地整治专项资金投入为主,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的涉农资金为辅,将中低产田改造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农村道路建设资金、农业开发资金等进行“大打捆”,各项目均按各自的项目管理和实施验收规定,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乱、集中投入、各计其功”的原则,足额投入项目区建设,综合发挥各项资金的集聚效应。同时,邓州市坚持以民为本,严格项目管理,始终坚持把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放在首位,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财产处置权,建设民心工程。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