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在促进规模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整治后的农田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引入先进技术进行机械化生产
粮食主产区简介: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现有16个大中型国有农场,耕地1100万亩,优质粳稻单产、总产全国最高,生产粮食的商品率达到98%,是国家商品粮生产战略基地和全国闻名的“绿色米都”,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1年建三江管理局粮食产量为135.7亿斤,2012年冲刺140亿斤。2009年以来,该局全力搞好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产量一年一个新台阶,跃居百亿斤,水稻平均单产也由原来的每亩500公斤增加到600公斤。
建三江管理局将土地整治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集中整合资金用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坚持“三个目标”建设优质粮生产基地和粮食加工基地:一是坚持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二是坚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三是坚持实现企业增效和职工增收的目标。该局规划有四大灌区,安排了127个项目备选片,建设总规模870万亩,将有723万亩水田可实现江水灌溉,新增耕地35万亩,年可增产粮食75万吨,增加收入20亿元。土地整治与灌区建设相结合,发挥了现代水利的蓄、排、灌、养、观光等五大功能。
特大规模的优质粳稻基地建设是以高水平水田机械化为支撑的,管理局先后从美、日、韩等国家引进世界最先进激光平地设备、工厂化育秧设备、插秧设备、收获设备,水稻生产实现整地、育秧、插秧、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今年管理局将投资8000万元对现有的通信网络进行改造,创新以4S和3G物联网技术为主的水稻生产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垦区率先建设超声波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注入更高的科技含量。目前,这个管理局先进农业技术入户率达100%,标准化率达100%,农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0%。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