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土地整治始终,与解决“三农”问题、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实施迁村腾田、村庄整治、农业板块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等捆绑运作,实现了企业增效、农业增收
粮食主产区简介: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1+8”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的重要成员和武汉城市圈规划建设中的5个大城市之一,也是全省46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被纳入国家高产农田建设项目区。
仙桃市在土地整治规划的总体思路上,变单一规划为多方融合,坚持以高产农田建设规划为引导,注重把土地整治规划与交通、农业、水利、电力、文化、卫生等20多个部门编制的专项规划有机融合,统筹谋划实施。同时,改变过去涉农部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单打独斗、分散投资的做法,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各个行业捆绑合作,项目跨越行政区划,建立了“渠道不变、管理不变、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整治共同责任机制,合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为把土地整治打造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品牌工程、老百姓心中的口碑工程,该市注重从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入手,加强工程监管。第一,公开项目发包并创新项目发包方式。积极推行“资格审查、明标明投、摇号中标、全程监督”一次性摇号中标的公开招标模式。第二,细化施工标准,采取媒体宣传、在项目区竖立公告牌等方式,对项目的批准实施范围、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等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第三,严格动态监督。采取监理单位旁站监督、业主单位检查监督、社会力量举报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严格执行技术专班、工程监理及施工代表日检和工程材料送检、单体工程专检、安全隐患日检、现场施工全检的“五检”制度,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施工中的问题。第四,从严验收把关。按照工程监理按百分制综合评价、业主单位按外观形象评价、项目所在地群众按使用效果评价“三评价”方式对项目施工质量进行初步检验。初步检验不合格的,责令施工单位返工,累计三次报验仍不合格的,取消该施工单位在仙桃的土地整治投标资格。
仙桃市杨林尾镇董家垱村通过土地流转引进老板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创建了千亩“零农残”蔬菜基地,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加村级收入的三赢目标。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